第90章 我嫁

第(1/2)页

从猫儿巷出来,李朝云看见了停在巷口的车子。

        李莫惜坐在车上,等着妹妹归来。

        “哥哥,走吧。”

        朝云踩在下车凳上,小跨一步上了车。掀开帘子弯腰进去,而当帘子放下,李莫惜再也看不见妹妹的神色。

        可又何须看见,他早就想到过了,朝云必然是败兴而归的。

        他敢带着朝云来到这里,就已经能意料到事情会如何。

        妹妹尚且年少,不晓得万事之间的牵扯勾连,以为喜欢就是喜欢。可那孙全彬,年纪比他都大,在宫中资历如此之深,又是个从阴沟里爬上来的宦官,他能不知道吗?

        他能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同妹妹互诉衷肠吗?

        若是孙全彬的心会有这样软,那他便也当不了这内侍押班,也做不了并、代二州的都监。

        “驾。”

        李莫惜一声长叹后,又驾着马车,驶回梁门之中。

        来时的路不长,去时,却觉得路莫名长了起来。

        他拉着马绳,心里在想的事太多。

        时不时转过头看一眼车帘子,只见到厚重的布被摇动,不见布后的妹妹。

        朝云会在哭吗?

        李莫惜觉得,妹妹此时不会哭的。

        康定二年的正月,在李朝云长久的默然之中过去。

        她不再喝药,也不再与人讲话。

        郑家人来过细帖子,下人来把帖子拿给她看,她也不着一眼,关紧了书房的门,整日里不知道在做些什么。

        只有魏国夫人过来,主张下礼之事时,才问起:“当日那张圣旨呢?”

        她要把圣旨收拾进朝云的嫁妆里头去呢。

        山光阁的下人们支支吾吾说不出个话来,只有韩婆婆敢告诉魏国夫人:“当时来下旨意那日,圣旨就被姐儿烧了。”

        “嚯!”魏国夫人骇了一跳,“好大的脾气,圣旨都烧。”

        韩婆婆小声道:“姐儿不大高兴这桩姻缘,只怕将来……”

        她说着,也偷偷抹了一把眼下的泪,与魏国夫人说真心话:“夫人知道,老奴本是李家老夫人的身边人,老夫人走后,老奴才辗转到了三姐儿身边,真是自三姐儿幼里便看顾她长大的。三姐儿虽说与别的小娘子不同些,但真是个好姑娘。自从三姐儿得了这赐婚,老奴看着她一日日消瘦下去,药也不吃,就关在这屋子里头,一关便是一整天,真是……”

        魏国夫人疑道:“这些事,怎么没人来报我?”

        “这是官家的赐婚,谁又敢去报给夫人呢?”

        “糊涂!”魏国夫人怒冲冲地,但看着院里还有旁人,还是压下声音,告诉韩婆婆:“这桩婚事,不仅是官家赐下的,也是我主张的,那郑家的二郎,更是我亲眼相看的。若是我给朝云选了个她不喜欢的夫婿,叫朝云步我那女儿从前的后尘,真是我罪孽!早该派人来告诉我!”

        韩婆婆一把老骨头了,禁不起这涕泗横流,拿帕子掩住脸,总觉得自己对不住李家老夫人的嘱托。

        魏国夫人推开书房的门,见着里头的光景,深深地皱起了眉头。

        “云儿!”

        她掩上门,从地上杂乱摊着的书页纸笔之中艰难迈步,生怕踩到一地的文墨,终于走到了榻子边。

        朝云脸上盖了本抄本,正在仰面睡觉。

        她身上衣裳十分凌乱,而头发又披散在身后,像是狂悖的散人。

        魏国夫人坐到了榻子上,轻轻抚摸着云儿的脸。与她生母长得真像,魏国夫人也柔和起来。

        “姨母?”朝云迷迷糊糊转醒,看见了她。

        “云儿。”

        朝云笔直地坐了起来,疑惑道:“姨母怎么过来了?”

        魏国夫人摸着她散乱的发:“姨母若是不过来,还不晓得云儿过得如此浑噩。”

        朝云撇开了脸,不去看姨母那温和的眼眸。

        “云儿,告诉姨母,你这是怎么了?”

        “我没事。”

        “是不是,姨母和你父亲替你主张的婚事,你不大喜欢?”

        “……”

        “你若是不喜欢这婚事,姨母豁出老命,求到官家跟前,也让官家把旨意收回去。姨母曾把你表姐托付给了她不喜欢的人,害得你表姐初嫁便守了活寡。幸而如今你表姐再嫁,嫁给了官家,也算是过得安泰。”魏国夫人拍了拍朝云的手,“姨母当了几十年的诰命夫人,旁人看来风光了一生,可姨母一辈子的痛,就是当年逼着你表姐出嫁。若是你不喜欢这桩婚事,姨母无论如何都不会让你嫁过去的。”

        她恳切地看着朝云,想知道外甥女的意思。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