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颍川俊彦

第(1/2)页

时间就像是流沙,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在指尖中流逝,让人一点都感觉不到时间的变化。

        尤其是在一日到晚的繁忙之后,这种感觉便就更加明显了。

        十日时间,匆匆而去。

        一来颍川,便已经是有半个月了。

        到颍阳,也是快接近半个月了。

        半个月的时间,原本混乱的颍阳,已经是恢复了往日的平和。

        或者说

        不是恢复往日的平和,而是比往日还要热闹。

        修缮城池,挖掘护城河,建造卫城,营建营寨,在城中新建屋舍

        颍阳很是热闹,甚至是有些热火朝天的感觉。

        而吕煜颁布下来的政令,更是吸引了周边源源不断的人口。

        而其中最吸引他们的,反而是吕煜这边雇佣可以获得粮食的工作。

        一时之间,原本空旷的颍阳城,都变得有些人满为患了。

        热闹程度,便是不远处的颖阴都比拟不了的。

        而此时的军营之中,也是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

        魏延王野朱温等人练步军,而张辽则是训练骑军。

        原本散漫的军队阵型,在十多日的训练下来,也是逐渐变得整齐,他们的声音,也是变得响亮划一。

        究其原因,还是吕煜这边的待遇实在是不错。

        两餐管饱,每三日还能吃一顿肉食。

        这让原本心思浮动的士卒们的心都凝结起来了。

        乱世之中,人命如草芥。

        他们为之卖命的,不是忠义,也不是为了自己。

        而是为了一口饭,为了温饱而已。

        吕煜能够给他提供这个温饱的条件,那他们自然便也就愿意给吕煜卖命了。

        心一旦平定下来,这做事也就变得认真了。

        不过练兵之事,单单以王野的方法训练士卒,训练出来的士卒,也不会是多精锐的。

        这个时候

        便可以用上戚继光的练兵实记了。

        虽然现在不如明朝,没有火器这种东西,但除了火器之外,那些军纪,行伍之法,是可以多加借鉴的。

        是故吕煜根据自己的记忆,也是将戚继光的练兵实记按照记忆中誊写了下来。

        戚继光的兵书里面,内容很多,吕煜也就选取自己现在要用的东西来了。

        总共四个训练项目:

        练伍法。

        练胆气。

        练耳目。

        练手足。

        在练伍法中,便是要运用旗号。

        战场之中,军旗反而更容易看懂,而吼叫,在嘈杂的战场环境中肯定是没有多少作用的。

        以骑军为例。

        戚继光在每一大营,将官分五色。每营将官下各部伍,又分五色。

        在将官以旗心定本营方色,以边生旗而以黄应德;千总以心坐本方,以边应主将,以带应德;把总以心坐本方,以边应千总,以带应主将;百总以心坐本方,以边应把总,以带应千总;旗总以心转应本营不用边带。

        军士盔有缨而无旗。队总盔旗长六寸,上书队哨分数字样,方色照营将旗。旗总背旗一面,身方二尺五寸,斜角用边,旗杆长三尺六寸。百总认旗一面,身方二尺,斜角用边,杆用枪头,长九尺,上书字。

        一局书“振勇”,二局书“扬勇”,三局书“威勇”,四局书“武勇”。

        把总认旗,长三尺,斜角有边,杆高一丈一尺,用缨头号带一条,长五尺。千总认旗,长四尺,斜角有边,杆高一丈三尺,号带一条,长七尺。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