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辩经

第(1/2)页

“吕公明,你趋炎附势也就罢了,如今还敢来太学之地?亏你举得孝廉,当真令我等读书人蒙羞,果真乃公羊出身,粗俗不堪,哼。”

        杨修身后走出一个身穿博士弟子服饰的儒生。

        现在吕煜就在眼前,不骂他两句,都体现不出自己忠君爱国的感情来了。

        “公羊庸俗者甚多,但不乏有博学之士,譬如学海”

        杨修是看热闹不嫌事大。

        “不如你们互相辩经,也好分个高低。”

        “德祖”

        在一边,陈群满脑黑线,连忙叫住杨修。

        “此是我春秋内事,德祖研习尚书,何至于来掺着个热闹?”

        陈群一出来说话,杨修也老实起来了。

        “长文,我不过是说说而已,况乎此事还事关司徒,如何能说是你们春秋内事。”

        陈群也素有声名,况且他父亲陈纪现在便是左传博士,他日后想要去研习左传,可少不了要陈群帮手。

        经传虽然有之,但解释的话语,你若是不得博士面讲,便是给你一本【左传】,你也不知道他这本书要讲的是什么。

        “极是。”

        博士弟子轻轻一笑,说道:“我看这小子将信也送进去许久了,也不见博士召见,怕你今日过来,也不过自取屈辱罢了,早早离去,莫要丢人现眼。”

        王允

        当真是不受人待见。

        吕煜轻轻摇头。

        不然他一个公羊出身的学生,居然没有一个研习公羊的太学生前来声援。

        当然

        也不排除公羊式微,刚不过左传的原因。

        但

        这般懦弱怕事,还是提出‘大复仇’的公羊学派?

        不过

        公羊怕事,他吕煜可不怕事。

        实际上,他吕煜今日来太学,就是来搞出名声来了。

        热闹,总是不嫌事大的。

        是故吕煜摆了摆裤脚,轻轻说道:“我看诸位是小看了我吕煜?不管是辩经还是辩事,我何惧之有?各位衣冠齐楚,熟读五经,却不知晓礼仪,只想着以势压人?既是如此”

        吕煜轻轻笑了笑,道:“来,谁敢与我辩经?”

        一时间

        韩诗校舍外的风都变得喧嚣起来了。

        呼呼呼~

        杨修微微发愣,一脸不可置信的看向吕煜。

        他最好人前显圣了,但你吕公明当着数百太学生的面,指着鼻子大骂不知礼仪

        你这不是找打吗?

        果然

        声音变了。

        风声变小了,人声逐渐鼎沸。

        “好一个嚣张狂徒,竟敢口出狂言,既是要辩经,我来会会你!”

        人群中蹿出一个儒雅少年。

        “还未请教阁下名讳。”

        吕煜对其行了一个古礼,后者一见,只好恭恭敬敬的还礼。

        “在下汝南应宇。”

        汝南应氏

        这家是出过司隶校尉的,不算高门,也不算寒门。

        “既要辩经,还请出题?”

        “一字之褒,宠逾华衮之赠。片言之贬,辱过市朝之挞。德之所助,虽贱必申。义之所抑,虽贵必屈。故附势匿非者无所逃其罪,潜德独运者无所隐其名,信不易之宏轨,百王之通典也”

        一顿引经据典之后,应宇再说道:“僖公二十二年,宋襄公与楚师战于泓,“不鼓不成列”、“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最后大败,受伤而亡身。此是左传记录。”

        “而《公羊传》云:‘已陈,然后襄公鼓之,宋师大败。故君子大其不鼓不成列,临大事不忘大礼,有君而无臣。以为虽文王之战,亦不过此也。’将这个脑袋不甚清楚的宋襄公大大夸奖了一番,甚至还与贤君文王相提并论。公羊之弊可见一斑,公羊虽盛,不过后人之言,岂是夫子大义?左传乃先人之说,夫子亲言,比之公羊,胜过之犹如皓月比之沟渠也。”

        说完这番话,应宇已经是觉得自己稳了。

        陈群听完应宇的话之后,也是轻轻点头。

        “汝南应宇果真熟读春秋,深谙公羊之弊,此番言论,非大儒不可破之。”

        杨修虽然狂妄,但对应宇这番言语也颇为赞同。

        “公羊毕竟后人之言,早不是夫子亲意了,我倒是想看看吕公明如何破局。”

        “如何,为何不说话了?”

        众人见到吕煜不言语,顿时起哄起来了。

        “若辩之不出,认输便是,我等又不会拿你如何?”

        “左传乃春秋正统,公羊非夫子之言!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