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历史与传统

第(1/2)页

城堡五层。

        韦伯先生低头俯视广场,在他身后的桌案上,摆放着一柄古老的燧发枪,看起来有些年头了,而安置它的黄铜基座上,雕刻着:

        “黑暗历176年,它是改变世界的力量。”

        老人活跃于第四纪元末期,那个时代,神权凌驾于王权之上,教会甚至可以派出神甫对犯人进行宣赦。

        神甫在看见犯人的痛悔,又倾听他的认罪后,便可以宣赦,接着,神甫要决定悔罪者当行之善功,让其“因功补罪”。

        善功的方式很广,根据所犯之罪的大小而定,大体上善功包括:念诵数遍祷告文、禁食、捐项、朝圣、参加远征军及苦刑。

        可是,一旦失去法律条例的约束,一切就要依靠神甫的个人决断,并且得到赦免的犯人,只需向教会“补罪”,不再对国王、王国居民负责。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教会在膨胀中慢慢变得腐朽,维持了近千年的秩序开始崩坏。

        而第四纪元的最后两百年,被史学家称之为“黑暗历”,出海捕杀巨鲸熬过饥荒,成了沿海居民活下去的希望。

        传说中“末代曼尼”曾屠杀过巨龙,但作为故事的主人翁,韦伯先生知道自己杀死的,不过是一头上古红龙,它既不具备神格,更没有神性,未曾脱离魔法生物的范畴。

        同时,老人也不像传说中的那样伟大,屠龙仅仅是为了延长寿命,实际上他活了不止一百年,韦伯先生亲眼见证黑暗历的出现与终结,所谓异端不过是那个时代特有的称谓。

        “大概再过五十年,物质界就足以承受神祇的降临,期待与‘伟大存在’见面。”

        仿佛是言语触及到了禁忌,昏暗的房间中,有一团黑色团块在慢慢蠕动。

        此刻,正在观看卫兵分割独角鲸的乔伊抬头,与韦伯先生对视一眼,两人相互点头致意。

        “怎么了?”

        约瑟夫朝侦探投以奇怪的目光,当他顺着乔伊的视线仰头望去时,什么也没有发现。

        “韦伯先生刚才站在窗台前,大概是因为厌烦喧嚣声吧,他关闭窗户了。”

        “好吧,不要得罪曼尼阁下,虽然你跟他之间的关系,看上去还不错。”官员提醒了乔伊一句,却不打算做出解释,毕竟他不想与贵族圈有过多接触,尤其是在出现“异端杀人事件”后。

        忌惮?讨好?

        约瑟夫那模棱两可的态度,引起了乔伊的注意。

        可惜,劳拉并不了解贵族史,或许德梅斯夫人知道内幕,但乔伊跟她不熟,不想麻烦她,而且就算去了,恐怕也得不到回答。

        这时,后厨已经搬来了几张原木长桌,正摆在广场的中央位置,而他们则拎着手斧,将形状不一的肉块劈砍成拳头大小,以便投入大锅中炖煮。

        在国都巴伦克,无法体会到捕鲸节的真正乐趣,能分到鲸肉的绝不会是普通居民,而是权贵阶层,出动战争飞艇的高昂成本,一般人可负担不起,并且鲸肉算不上名贵食材,这个时间段吃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