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四章 英雄最怕迟暮

第(2/2)页

挡雨。

        老将军讲完后,问起吕布此番南下经历。

        吕布作了简单汇报,顺带夸了一番张辽。

        这倒不是他有心讨好老将军,委实是张辽这小狼崽子,渐露出獠牙,已经值得令人刮目相待。

        听到吕布的这番夸赞,张辽羞涩挠了挠头,显得有些不好意思。

        老将军见到孙儿这般模样,笑声愈发爽朗起来。

        用过面食,吕布又同老将军闲絮两个时辰,才起身道别。

        临行之际,张仲拉着孙儿张辽的手,将其放到吕布的宽大手掌之中,如是将整个并州都交付给了眼前青年。

        沧桑的脸旁寄予着无限的期望,停顿许久之后,老人才悠悠叹了口气:“今后的天下,就是你们的了。”

        在这一刻,吕布心中发酸。

        英雄最怕迟暮。

        老将军,老了。

        …………

        出了雁门关不远,就是马邑。

        这个地方,对吕布有着无比特殊的意义。

        卧槽草草草草。再给我一个小时!!!

        改改改我啊

        徐庶少年时喜欢练剑行侠仗义,后来为人报仇被官府抓,逃脱后改名换姓前往儒家的学舍去学习儒学。但是同舍的学生们都嫌弃徐庶先前做贼,凡事都不肯与徐庶一起。徐庶于是每天都起床的特别早,一个人打扫卫生,不管什么事都先问问别人的意见,认真学习儒学,渐渐的,徐庶对于儒家的经义学问都非常精通,而且还结识了同郡的石韬,俩人胶漆相投,后来一起在魏国做官。

        建安十三年(208年),徐庶在跟随刘备逃亡的过程,母亲被曹操掳获,徐庶向刘备辞行,刘备不忍,徐庶对刘备说道:“我本来想和将军一起创造王霸之业,所凭恃的就是这颗心,但是现在我的母亲被曹操抓去,我现在方寸已经乱掉了,对将军也没什么帮助,所以我请求从此与你告别。”刘备只好答应,于是徐庶为了保全母亲前往曹营,同郡石韬也和他一起前去。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典故出自文学作品《三国演义》。徐庶通过自荐的方式成为刘备的

        徐庶

        军师,但被曹操的谋士程昱设计骗到曹营。后曹操兵分八路攻打刘备所驻守的樊城,在刘晔的建议下,曹操派徐庶前往樊城劝刘备投降,但徐庶到樊城后却告诉刘备大军将至,让刘备早作准备。刘备想要留下徐庶,但徐庶怕天下人耻笑,又以刘备有诸葛亮辅佐为由拒绝,并告诉刘备,自己虽然身在曹操营,但发誓不为曹操献一谋。

        徐庶最后在魏国被任命为右中郎将、御史中丞,所以严格来讲,徐庶是魏国臣子。但是因为徐庶与刘备之间的故事脍炙人口、深入人心,文艺作品又对其进行艺术加工,所以徐庶总是被作为蜀汉臣子来看待。

        徐庶本名徐福,本是寒门子弟。

        中平六年(189年),徐庶为人报仇,而后用土白粉涂于脸上,披散着头发逃走,被官吏抓住。官吏问徐庶叫什么名字,徐庶一句话也不说,官吏于是把徐庶绑在柱子上作出准备肢解的样子,并击鼓下令周围市场里的人出来辨认,但都不敢说认识这个人。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