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二章宿命的际会

第(2/2)页

再加上地方的世家兼并土地严重。”

        “地方吏治腐败,朝廷妖邪当道。百姓们哪里还有活路,即便没有大贤良师,随便来个张李麻七,只需振臂一呼,他们也一样会反。”

        “故,蛾贼之患,不在百姓,而在于朝廷。”

        越往后说,文士的言辞就越发的激烈愤慨。

        假使人人有饭吃,有田耕,谁还愿意跟着造反?

        仔细一想,好像还真是这么个道理。

        不过吕布嘛,平日里也从未钻研过这些国家民生,看得最多的便是些兵法典籍。

        他素来认为,齐家治国、社稷安邦,是那些朝堂上大人物们才该关心的事情。

        而他,只是个边防将军,用不到那么多脑子。

        “为什么要跟我讲这些?”

        相比刚才说的话,这个问题令吕布更加费解。

        文士清肃的脸上难得有了一丝笑意,“将军心中有善。”

        善?

        吕布神色微怔,如是自嘲一般的说着:“我可不是善男信女,杀过的人,恐怕要令足下心寒了。”

        文士没在应答,他向吕布作揖告辞,去往北方。

        临走之际,吕布也恰巧出发,他问“足下去往何处?”

        “洛阳。”

        “意欲何为?”

        “除宦贼,扶汉室。”

        没想到此人看上去颇为古板,心中竟怀有如此大的志向,倒是自个儿失敬了。

        吕布拱手朝他说着:“足下若在洛阳不就,大可去北方五原试试。”

        文士礼节性的谢过吕布,心中决策并未因此有过半分摇摆。

        只有在洛阳,才能一展他多年所学。

        将军向南,文士往北。

        往南四十里,便是新郑。

        轩辕黄帝曾在此建都,关于此地的典故,史册上记载的更是数不胜数。

        新郑城门处,上月奉令讨贼的骑都尉正在巡防,在他身旁左右跟着两个低阶将官。

        就在前天,左中郎将皇甫嵩根据一位荀家公子的献策,派出数百精锐潜出,又令将士扎好火把登上城墙。

        当时驻守长社外围的黄巾军依草结营,渠帅波才在毫无防备之下,被汉军纵火烧营。

        那夜正值大风,遍地的干草被风一刮,化作了一条吞吐火焰的巨龙,焰势滔天。

        皇甫嵩望见火光,同时也在城上点燃火把,随即率众将士鸣鼓冲出。

        黄巾军遭了个措手不及,他们本就是农民出生,严重缺乏团队作战意识。一遇挫折,便只顾各自逃散。

        作为渠帅的波才喝止不住,也只好暂时撤离。

        长社一把大火,斩杀黄巾近万。

        这不仅给汉军将士带来了信心,同时也是黄巾爆发之后,汉军的首胜。

        咚嗒~咚嗒~

        沉闷的马蹄声由远及近。

        “敌袭!”

        左边那个年岁稍长的旷猛青年低声喝道,摆出战斗姿态,却被身后的骑都尉拍了拍肩膀,笑着说得:“元让,这马蹄声从北边传来,怎么可能是蛾贼?”

        仿佛是为了印证他所说的一般,这支队伍很快显出了身形。

        衣甲鲜明的骑卒,玄墨镶边的赤色汉家大旗。

        领军将领骑红马,持画戟,端的威武不凡。

        骑都尉刚想上去打个招呼,却从这来将口中,听到了一声震耳发聩的怒吼:“曹操!”

        白门楼上的记忆,如洪水滚滚而来。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