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七章同病相怜的两个人

第(2/2)页

张懿这边,张让也就只能硬着头皮站到底了。

        而另一方,有何进在前面顶着,自然也是半分不让。

        外戚、士人和宦官的争斗,早已是水火不容。

        双方唇枪舌剑争执了半晌,依旧没有得出任何结论。

        “够了!”

        被吵得心烦的刘宏低喝了一声,原本好好的心情都被这些人给弄没了。

        天子一怒,群臣自然不敢再争。

        刘宏沉着张脸,往殿内扫视了一圈,却发现咱们的老太尉杨赐,几乎快要在朝堂上睡着了。

        “老太尉,这事儿你怎么看?”刘宏的语气还是比较客气尊敬的,若换作他人,恐怕早就被拉下去杖毙了。

        “臣老了,要在一二十年前,说不定还能为陛下走上一遭。”老太尉的回答看似答非所问。

        刘宏不傻,甚至是很聪明,他立马就明白了杨赐话里的意思,望向众位朝臣,“诸位卿家,有谁愿意替朕走上一趟?”

        刚刚还争得火热朝天的诸位大人闭口不言,像是变成了一群石化的雕像。

        并州那种荒凉贫瘠的地方,油水都没有几滴,再加上战火连连,一不小心还可能把小命搭上,鬼才愿意去那里走一遭。

        冷场的崇德殿内寂静无声。

        此时,群臣最末的位置有一人走了出来,其身高仅有七尺,相貌却是不俗,声音洪亮的应了一声:“陛下,臣愿往。”

        同朝为臣,前方的大佬们自然也认得此人,曹家之子,曹操。

        曹操的父亲曹嵩,原姓夏侯,年幼时被中常侍曹腾收作养子,遂改姓为曹。

        曹嵩中年得子,按理说应该格外宠爱才是。

        然而,曹嵩似乎并不太喜欢他的这个儿子。

        少年时期的曹操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也不研究学业,还常常为家里惹来许多麻烦。

        直到有一件事,才改变了曹嵩对儿子的看法。

        九年前,年仅十九岁的曹操在洛阳令司马防的举荐下,担任了洛阳北部尉一职。

        在遍地都是皇亲贵胄的洛阳当差,可不是件容易事。别人都劝曹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曹操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设了五色棒十余根,悬于衙门左右,并直言不讳的告知众人,有犯禁者,皆棒杀之。

        蹇硕的叔父不信邪,违禁夜行,被曹操逮了个正着,结果被拖回了衙门,棒责至死。

        曹嵩第一次觉得,自己这个儿子,出手果断,丝毫不拖泥带水,是个干大事的料子。

        事后,曹操被明升暗降,派去顿丘当了县令。

        那时候,天子刘宏卖官鬻爵天下皆知,而曹家,有的是钱。

        只要愿意,九卿大夫都不再话下。

        曹操拒绝了曹嵩给他买官的计划,他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赢得朝廷的赏识。

        然则,理想有多美好,现实就会有多残酷。

        怀有满腔热血的曹操,一心想着建功立业,除奸去恶,挽大厦之将倾。

        可实际上,天子根本就不记得有他这么一号人物。

        张让见到曹操主动请缨,道了一声不妙。

        他知道曹操的性格,这家伙是个硬茬,谁的帐都不买。要让他去了北边,指不定会捅出多大篓子。

        情急之下,张让抢先刘宏一步,开口说道:“陛下,曹议郎有这意向很好,但他位卑人轻,恐难当此大任。老奴以为,中常侍韩悝可担此重任。”

        站在张让身后的中年宦官心中一阵抽搐,同为十常侍的他,居然就这么被老大哥给卖了出去……

        在张让的示意下,韩悝只能赶鸭子上架,朝着刘宏跪拜道:“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天恩。”

        “臣以为不妥!”

        何进又是第一个跳了出来,要让十常侍的人去了,这不摆明互相包庇吗。

        “陛下,臣愿同往!”

        曹操再度请求起来,杀不了朝中宦官奸佞,能够上马杀上几个外贼,也是好的。

        “好了,一点点小事,磨唧了大半天。朕乏了,都退下吧。”不耐烦的刘宏袖袍一挥,起身离去。

        三日后,中常侍韩悝从洛阳动身,以监军御史的身份,代天子巡视北方。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