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再次封官

第(1/2)页

大唐仍须一战!

        这是宰相房乔建议房乔是官但不是纯粹官是最早一批跟随李世民打天下人而且在李世民还是秦王时候房乔扮演角色便是秦王府记室参与军谋大事。

        李素所献是不战之策不战而屈人之兵从国家利益角度来说它实现了利益最大化。李素献此策时是完全站在旁观者角度上毕竟对时代来说确实只是个旁观者谈不上爱更恨如同翻阅一部活生生史书历史该走到哪个进程该是怎样结果只是脱口而出。

        而房乔坚持认为先打再和也是老成谋国之言甚至比李素看得更远。

        吐蕃大军压境兵临城下这是挑衅是威胁尽管暂时攻城屠城但仍践踏了大唐尊严大军压境之时答应和亲看在天下人眼里便是妥协大唐是天可汗之国尊严绝不容许被触犯不论后面与吐蕃如何相处至少必须打一仗再说这一仗付出多少生命多少财力人力都是次要重要是打出一个结果打给吐蕃看也打给那些周边邻国看。

        甘露殿内君臣皆是百战将军官们也都不是吃素房乔只说了这一句众人顿时明悟了。

        “战!”

        武将们高高举起了拳头异口同声杀气腾腾。

        李世民点头:“好。战!”

        东阳怔怔看殿内充斥蔓延一股戾气吓得畏缩在一旁不敢出声。

        李世民神情淡漠地下旨。

        “旨令:侯君集为当弥行营大总管右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为白兰行军总管。左武卫将军牛进达为阔水行军总管右领军将军刘兰为洮河行军总管征召关中府兵五万出征松州将松赞干布小儿与朕拿下!”

        众将凛然抱拳领旨。

        这次又没抢到出战机会程咬金张了张嘴然而此刻群情激奋况且圣旨已下。断难更改只得悻悻哼了一声。耷拉脑袋不出声了。

        李靖却是一副悠闲模样哂然一笑眼睛半阖半睁似入定老僧。

        贞观四年。李靖北击突厥活擒颉利可汗为大唐立下不世之功。功劳太大了大得令李靖承受不起也令一向博怀能容李世民也产生了些许不安四个金光大字反复在和李靖脑海里闪现“功高震主”。

        后来御史大夫萧瑀参奏李靖北击突厥时纵容部属抢掠借平时根本拿不上台面理由李世民将李靖叫进宫狠狠谈了一次人生。李靖谈完后便懂了从此闭门谢客深居简出。绝不主动参与朝事军务。

        李世民也放心了从此吃得下睡得了是皆大欢喜还是一家欢喜一家愁各人自知。

        众将领命即将散去时李世民神情若所思淡淡:“那个太平村李素小小年纪。难得竟如此见地可惜此子志不在朝堂……然则大唐百废待兴之时。朕怎能眼见英才隐于野而不为朕所用?”

        东阳闻言心中一紧收在袖中小拳头攥得紧紧脸色忽地苍白起来。

        李世民没注意到东阳表情扭头笑望向牛进达:“进达。”

        “臣在。”

        “朕决定破例征召此子入府兵嗯还是封个官……”李世民沉吟片刻笑:“便封李素为行军总管府录事参军参预军机事。此子入军后进达好生照拂还是个十几岁奶娃子却也是难得人才。”

        “臣领旨。”

        “录事参军”是从八算是个很微妙职位若在地方上相当于监察御史若在军中则相当于随军参谋说实权似乎什么都能管但仔细一寻味能管却不能治也就是只建议权处理权更像是一个闲散官职。

        现在既然在录事参军前面加了一句“行军总管府”那就是说职位能管事范围仅限于军中即大将军身边随军参谋。

        李世民给李素封官却也是颇费思量官不大却能随时给牛进达出主意两军交战非同儿戏当然也不能指望一个小娃子能对这场战争起到什么惊天动地作用李素扔进军中多少点撒网捞鱼味一网撒下去能不能捞到鱼看天意。

        重要是李世民要表明态度作为皇帝绝不能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