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一章危机暗伏

第(1/2)页

李素骑在马上,心情很不安。

        说不出怪异感觉,总觉得李世民的决定不对,似乎有什么不好的事会发生,可是又说不出哪里不对,这种感觉很糟糕,如同挠不到痒处似的,很难受。

        想了很久,还是没想明白,李素索性放弃了,叹了口气,忽然大声道:“派个人去中军,找我舅父。”

        方老五凑过来道:“公爷的意思是将李老公爷请过来吗?”

        李素摇头:“别惊动他,找我舅父旁边的一个亲卫,薛仁贵,把他叫过来。”

        方老五领命去了。

        薛仁贵曾经是李素的亲卫,这是个人才,是李素从一群府兵里发现了他,薛仁贵是未来大唐的将帅之才,李治坐江山后,李绩程咬金等将军逐渐老去,朝中年轻一代的将领便以薛仁贵为代表了。

        所以李素觉得很有必要听一听薛仁贵的分析,大军突然改道不是好事,李素有限的军事才能分析不出所以然,还是听听专业人士的话吧。

        早在攻打辽东城时,李素便将薛仁贵举荐到李绩的身边,李绩原本只是纯粹接受外甥的心意,后来见到薛仁贵后,随意拿了几道排兵布阵的题目考了考他,结果李绩两眼大亮,顿时对薛仁贵无比赏识,当听到李素说是在府兵营房里发现的薛仁贵,李绩直叹李素运气好,居然能发现这么一位人才。

        从此薛仁贵便在李绩身边当了亲卫,说是亲卫,李绩却对他十分看重,凡有战事部署布阵什么的,都将他叫到身边,指着地图一桩桩教给他,二人相处的模式已非主仆,而是师徒,关系越来越亲密了。

        然而,对李素这位中间的介绍人,李绩却半文钱的介绍费都没给,实在是男默女泪,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

        薛仁贵来得很快,而且身上的打扮都变了,现在的他穿着一身银光铠,头戴银白色双翅盔,手上一柄马槊,骑着一匹神骏的白马,看起来非常的骚包。

        李素不满地哼了哼:“穿得如此鲜明出众,也不怕被敌人射冷箭。”

        穿着一身白的薛仁贵似乎比李素帅那么一点点,李素的嫉妒心开始发作了。

        薛仁贵憨厚地笑了笑:“都是老公爷送的,老公爷还说回长安后将我放到右武卫当个营官,日后慢慢升迁。”

        “看来舅父大人很赏识你,好好干,莫辜负了舅父大人的一番栽培美意。”

        薛仁贵一探手,从马鞍后的布囊里掏出几只野兔山鸡,递给李素,憨笑道:“行军清苦,身无长物,没啥好东西送给公爷,昨日路上无聊射了几只野味,给公爷换个口味尝尝鲜,公爷莫嫌弃。”

        李素赞许地笑了,这孩子真懂事,来到唐朝这么多年了,头一次看到上门主动带礼物的,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这是个很讲究的人,李素决定交这个朋友,以后常来往,希望薛仁贵将来心黑手辣一点,当个巨贪,这样每次拜访自己时送的礼物就不会显得太寒碜。

        薛仁贵拨转马头,与李素并肩而行,道:“公爷忽然召唤,不知有何事?”

        李素脸色有些阴郁地道:“大军改道大行城,这事知道吧?”

        薛仁贵点头:“知道。”

        “你觉得妥当吗?”

        薛仁贵呆了一下,随即挠头:“妥当……吧?陛下决定改道的原因我知道,当时我就站在帅帐外呢,陛下跟老将军们一同商议决定的。”

        “为什么做这个决定?”

        薛仁贵想了想,道:“因为高句丽气候太寒冷,很多将士冻伤了身,若是北上先入辽东城再往东,等于是绕了远路,将士们受不了,大体的进军方向没错,先取大行城便能节省许多无谓的绕路。”

        李素叹了口气:“理由没错,是陛下和诸位老将的仁心,可是,我总觉得哪里不对……”

        “不对?”薛仁贵愣了一下,然后很快从怀里掏出一张羊皮地图,看来他最近学习很用心,地图随身带。

        眼睛盯着地图,薛仁贵仔细看了许久,然后抬起头,神情有些迷茫:“公爷,恕小人愚钝,究竟哪里不对?小人没看出来……”

        李素叹道:“大行城是一座小城,守军只有六千,而且我相信这座城里也不可能再冒出一个杨万春那样的妖孽了,可是大行城靠海多沼泽,我军的优势是平原运动作战,而大行城附近的地势不利于我军展开,从地理上来说,我军已落入劣势……”

        薛仁贵仍有些迷茫:“可是,咱们这次是攻城啊,不是跟他们平原交战啊,一口气冲过去,把大行城拿下,就这么简单,为何要将大军展开?”

        李素思路有些乱,闻言下意识地喃喃道:“是啊,为什么要展开呢……”

        薛仁贵:“…………”

        李素也很无语,对自己无语。

        行军太辛苦,自己难道有变成神经病的迹象?疑神疑鬼的,究竟自己哪里不对?

        可是,心中隐藏着的那种若有若无的大灾将至的不安感是怎么回事?

        展开地图,李素再次仔细从上到下看了一遍。

        这次仍看不出什么蹊跷来,反倒是旁边的薛仁贵看着自己的目光怪怪的。

        掰着手指历数唐军在高句丽国境可能遭遇的危机,首先是泉盖苏文调集大军反扑,其次是南面杨万春所部领兵追击,这两个危机早在意料之中,大军行进之时,前后近百里皆放出了斥候,一旦出现敌情,大军便马上原地列阵,以逸待劳准备厮杀。

        能预料到的问题便不算问题,李素相信李世民和一众老将们早已有了充足的准备来应对。

        那么,还有一个问题……

        李素的目光渐渐往地图的北面移动,在高句丽的北面,有一块长形椭圆形状的地方,那里是靺鞨七部。

        李素眉头皱了起来,靺鞨七部会不会南下?

        按程咬金和牛进达的说法,靺鞨七部早在贞观四年时已被大唐彻底震慑住了,至今粟末部的首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