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白衣负剑

第(1/2)页

等过了一会儿,才是连忙摆手,笑着道:“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在我家乡,那萧奎叛乱的事儿倒是传得很开,而这襄王的事儿确实是没怎么听别人说起过。”

        陈忠听到这话,也是不禁皱了皱眉头,但也知道这种事儿也不好再问下去,万一当真魏子阳的家乡就是一个人迹罕至的穷乡僻壤呢?

        略微顿了顿,随即是继续就着刚才“夺嫡之争”的事儿是谈了下去。

        “太子虽然是圣上的长子,但论才智,是远远赶不上这襄王的,所以在襄王实力日渐强盛的时候,太子也在寻找着良机谋求和襄王一斗。”

        “但襄王自乌山一战后威望实在太高,这朝中的一部分官员都纷纷投奔到了他的麾下,再加上军中又有贺西风的支持,所以太子虽然有心,却也无力。所幸的是,朝中仍然有人是支持太子的,比如南王。”

        魏子阳听到这儿,眼皮是微微跳了跳,眼中闪过一丝令人猜不透的东西,随即是恢复正常,不免有些惊讶。

        要说乌山战事虽然魏子阳不是很了解,但说南王,这可是大魏家喻户晓的一个名号。

        南王杨怀庆,是当今圣上的亲弟弟,那可是皇室的重要成员,早年间随着魏崇迪出生入死,为大魏的建立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人。

        如果说太子有这南王的支持,那就算是襄王有贺西风,一时间却也不敢把他怎么样,毕竟南王已于朝中立足三十年,许多朝中的老臣都是对南王尊崇有加,既然南王支持太子,那这些人就一定会站在太子那边。

        看样子,这大魏的夺嫡之争也很是复杂呀。

        魏子阳想到这儿,心中一定,就是朝着陈忠说道:“如果太子有南王的支持,那倒是可以和襄王扳扳手腕儿。”

        陈忠点了点头:“自古法制就是立长不立贤,南王他们作为老臣,当然是会依照这个规矩,即使他们认为襄王才干要出众一些,但在规矩面前,他们依旧会毫不犹豫地照规矩行事。”

        “而支持襄王的就不同了,襄王一派的人大多是年轻的官吏和将领,他们对于这古老的规矩倒不是很执着,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仰慕襄王的才干而来,当然也就毫无条件地支持襄王了。”

        魏子阳提起一壶酒,就是再往这陈忠的杯中倒去,缓缓道:“那看样子,这我大魏的未来依旧是不明朗呀。”

        “唉,谁说不是呢?”陈忠听得这话,也是重重地叹了一口气,颇为凄凉地感慨道。

        夺嫡之争,自古以来便是不死不休的结局,只怕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在这场争斗中死去呀,那可都是大魏的人才,大魏的臣子呀,想到这儿,陈忠又是沉默了起来。

        陈筠儿刚才听着他俩的谈话,是没插一句嘴,这下看见气氛竟略微有些压抑,想了想,就是赶忙说道:“爹,你也别太难过了。”她知道自己的爹对魏国的国事很上心,虽然不过是一介布衣,但是依旧怀揣着一颗赤胆之心,现瞧见他这样难过,也是颇为动容,忍不住开口劝慰道。

        那魏子阳一听,也是向陈忠说道:“小姐说得对,老爷,这夺嫡的事儿怎么说也落不到咱们的头上,咱们安安心心过日子就行了,我大魏圣上英明神武,朝中忠臣良将众多,总会有人找到解决的办法的。”

        “唉,希望如此呀。”那陈忠听到这几句,也知道就算自己有心却也无力。

        “唉,子阳,今儿可是扫了你的兴致了。”陈忠说完后,便是向魏子阳略带抱歉的说道。

        本来今天是宴请魏子阳来家中做客的,但这谈着谈着,就谈到了乌山战事上,又从乌山战事谈到了夺嫡之事上,这话题越谈越沉重,在这样本该其乐融融的场合却说这样的话题,却是十分不应该。

        那魏子阳闻言,是向陈忠急忙道:“老爷不必道歉,本就是我向老爷打探襄王的消息的,这要怪,也是怪我扫了老爷的兴致。”

        “不说了,咱们再喝。”

        陈忠似乎像是很久都没有这样痛快的喝过了一番,便是举起酒杯和那魏子阳是接着痛快地喝了起来。

        酒桌之上,觥筹交错,魏子阳和陈忠都是敞开了心思,喝地很痛快,连那平时不怎么饮酒的陈筠儿都是趁着这股高兴劲儿,是喝了几杯,本来魏子阳是不让她喝的,一个女孩子家家的,要是喝醉了可就不好办了,但那陈筠儿却是坚持要饮,拗不过她,也就只得随着她去了。

        不多时,天色已晚,那本就寒冷的冬风此时是呼啸得更盛,就算在这正堂里坐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