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八章 过人之处

第(2/2)页

紧蹙,啪的摔了折子。

        鸦雀无声。

        一时间谁都不敢说话。

        圣上按了按太阳穴,道“众卿说说,要如何办吧!”

        这能如何办?

        天堑之难,原就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明白。

        能轻易撵过去的,还是天堑?

        董之望和孙璧也就是仗着地势之利,才敢定下如此防守阵势,放弃了外围的城镇,只固守封口关之内的土地。

        此刻打不下来,也不是前头将士们的过错。

        再好的计策,也要看时机,说白了,就是等、就是耗,耗到战机出现,一气攻破封口关,直取南陵城。

        可朝廷又委实耗不起,国库里银钱不够,要拨银子的地方多的是,怎么能跟孙璧耗到底?

        兵部、工部、户部,以及官员被孙璧困在南陵的三司,各处都有自己的主张,不仅御书房里没个统一,文英殿里都吵作一团。

        孙宣端坐着,打量了孙睿几眼。

        先前的战报上提过,前头将士们是在预备奇袭封口关的时候救下了孙睿和孙禛,也就是说,奇袭失败就败在救援上,彼时错过了,现在再等机会,便等成了消耗战。

        孙宣想提出来“刺”孙睿两句,话到了嗓子眼里,又觉得这话没有意思。

        前线将士不可能不救孙睿和孙禛,巧合凑上了,也指责不了孙睿什么,反正文英殿里人人都知道内情,他特特提出来,反倒显得故意寻事,落了下乘。

        孙宣正在琢磨,只听户部李侍郎提起了孙祈,他一下子就竖起了耳朵。

        李侍郎道“两位殿下平安回京,这是最要紧的,如今大殿下还在军中,我想,不管之后怎么打,还是先让大殿下回京。”

        孙宣抿了抿唇,他也觉得这事儿要紧。

        孙祈想累军功,如今算来,南陵未收复,他的功劳也有限,万一真叫余将军等人抓到战机,突然破了封口关,进军南陵城,那孙祈就厉害了!

        不如早些把孙祈拽回来,南陵好与坏,与他也无关了。

        其实也坏不到哪里去,孙祈在军中不出,董之望和孙璧又一味防守,根本威胁不了孙祈。

        孙宣接了李侍郎的话,颔首道“我也这般想,三哥,不如我们与父皇建言,先让大哥回京?”

        孙睿抬起眼皮子。

        他只休养了两日就来文英殿议政了,借着身体不舒服,干脆多听少言,渐渐把离京这些时日的朝政给理顺了。

        不得不说,孙睿还是有些佩服孙宣的,在他们不在京中的这些时日,因着孙淼、孙骆对皇位并不上心,孙宣这个“独苗苗”在文英殿里很是有一番作为,倒不是说他笼络人心,而是他的勤奋、钻研叫人颇有好感,几位老大人不说心里向着谁,只要孙宣开口问了,都会仔细与他解答、指点。

        也是时候让孙祈回京来压一压孙宣的势头了,或者说,孙祈再不弄出些动静来,可能会压不住孙宣。

        孙睿想了想,道“前线战事,阿渊最是清楚……”

        “那不如让大哥与阿渊一道回来,”孙宣道,“我们坐镇后方,只看军报,到底不比他们在前头的对局势了解。”

        。m.shenPINwu.COM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