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13章 大明帝国的延伸

第(1/2)页

有些事情过得太过平淡,也让人难以接受,或者说平淡之中,谁也不能清楚自己这短暂的一生到底有什么意义。

        我们都是普通人。

        普通人要做的就是努力活着。

        在活着之后,用自己的努力,给家人换一份更好的生活。

        方中愈没有想到,他现在预料到了这个情况,如果是之前建文皇帝朱允文什么都没有说的话,他或许还会考虑一下其他的。

        或者说建文皇帝,朱允文在之前就问他,如果真的发现了这块飞地要怎么处理的话,他或许还会提出一些建议,但是如今到了这个时候。

        他自然是什么都不愿意说的,选择难哪两位王爷去分封新得到的飞地,自然是要建文皇帝朱允文自己来决定。

        燕王朱棣肯定是其中一位。

        不管怎么说,能够让燕王朱棣离开京师,建文皇帝朱允炆考虑的第一件事情。

        所以不管他征不征询方中愈的意见,建文皇帝朱允文都会把燕王朱棣纳入第一人选,也就是说另外一个人才是重中之重。

        不管是为了制衡还是其他的什么原因,燕王朱棣和另外一位王爷一定会一起离开京师,所以现在就等建文皇帝朱允文的决定了。

        在暖阁里方中愈,一直在等待着建文皇帝追完做决定。

        与此同时那些王爷们也在等待着,当然他们并不知晓现在他们的命运就要揭晓了。

        不过在很久之前,朝廷就已经有旨意传出来,那就是他们要做好准备外封的准备,所以虽然没有明确的告诉他们,到底会把他们封在哪里,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知道了,那就是他们必须做好准备。

        “朕决定了,齐王和燕王一起,外封,其他的王爷再说。”

        “陛下圣明。”

        既然见皇帝,朱允文已经做出了决定,放纵于自然,是要支持的,他也不可能接受什么其他的意见,这在他之前就已经表明了态度。

        “准备一下宣诸位王爷进宫吧,今天晚上朕要在宫里大摆宴席,款待的诸位叔叔。”

        似乎是做了什么样的决定,建文皇帝朱允炆突然这样,对方中愈说到,按照之前这样的事情应该有建文皇帝和内务府共同完成,但是如今建文皇帝朱允炆,一个人就已经决定了所有的事情,其他人都只能照办。

        “陛下是不是太着急了?”

        在方中愈来,建文皇帝朱允文现在还是有些着急了,按照以往的构想,现在应该把发现飞地的事情大肆宣扬,但老百姓们都能接受了之后在行外封之事,这样可以帮助朝廷节省很多力气。

        “不是朕着急,朕知道,着急的是诸位王叔,在京师他们已经带了太久太久了,之前他们聚会,朕都知道,只是一直没说罢了,现在既然已经有这个机会了,那就直接做吧。”

        建文皇帝看了看方中愈。

        “臣遵旨。既然如此,臣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飞地一事,传播的天下皆知,还请陛下赐名,名正言顺,也方便百姓记忆。”

        方中愈低头说道。

        他倒是想直接建议就叫做澳洲的,可也就是想想,这正是宣传文治武功的时候,自然要由建文皇帝朱允炆自己来命名了。

        说道命名的事情,建文皇帝朱允炆之前还真没想到过,方中愈一提醒,他立马就在头脑里思索起来,看看取什么名字合适。

        方中愈静静的等待着。

        皇帝朱允炆不出声,他自然也乐得清闲。

        建文皇帝朱允炆一直在思索。

        嘴里也在絮叨着。

        “建文洲?不行,太官方,百姓们还得避讳,不好。”

        “洪洲?也不好。”

        “大湖洲?不太合适。”

        “大海洲?”

        ……

        ……

        ……

        既然是孤悬海外,那么肯定是不能按照中原大地的朝廷机构设置的,得换个霸气点的,那么又在海洋之上,叫洲就挺不错。

        在大明东南方,那就大明南洲吧。

        “朕决定了,就叫大明南洲,广宣天下。”

        建文皇帝朱允炆,大笔一挥,御案上的白纸上就写了这个名字。

        方中愈有些郁闷,南洲,看这意思还得弄个东洲,北洲啊。

        得,自己的事情又得多起来了。

        “是,陛下。”

        中愈微微拱身,回答到。

        “中愈,你说朕要不要再派一位总督,镇守南洲?”

        看着自己刚刚写下的名字,建文皇帝朱允文似乎又想到了些什么,抬头问中愈。

        中愈一听,有些愕然,这是要三方牵制吗?

        可是现在是不是太早了,毕竟很多地方还没有探索明白,那里的土人们愿不愿意臣服还是个大问题?

        虽然中愈十分坚信,大明的天军一到,那些地方,土人们肯定是会臣服的。

        只是这个时候似乎有些太早了。

        “陛下,您的意思是?”

        “派遣两位叔父过去,分封给他们,朕确确实是有一些不太放心,他们还是属于大明的国土,所以朕觉得还是将未来的南洲一分为三,朝廷直辖一部分,两位王爷各拥有一部分。”

        方中愈知道建文皇帝朱允炆话还没有说完,所以他静静的等着。

        “只是到底是派遣一位勋贵世代镇守呢,还是朝廷派遣一位官员过去呢?这个问题,朕得想想!”

        建文皇帝朱允炆似乎在问方中愈,又似乎在自言自语,但这就是他的心里话。

        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没有什么话是不能说的,况且这件事情,方中愈肯定要在里面扮演重要的角色。

        “如若陛下不放心,可以仿太祖高皇帝例,着勋贵世代镇守。”

        仿太祖例,也就是沐英。

        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命沐英与傅友德、蓝玉率兵30万征云南。

        云南平定后,沐英留滇镇守,其镇滇10年间,大兴屯田,劝课农桑,礼贤兴学,传播中原文化,安定边疆。

        1382年(明洪武十五年)9月,沐英因义母马皇后(朱元璋的孝慈皇后)病逝,悲伤过度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