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九章八卦派

第(1/2)页

“两位善人,两位善人,稍安勿躁,稍安勿躁。”余道长总算开腔了,也做起了和事佬。“此地乃是道门之地,讲究清净无为。贫道忝为冲虚观住持,看在贫道的面子上,两位善人还是消消火气,不如到贫道的方丈去,喝点罗浮山的云雾仙茶,大家坐下来慢慢谈岂不好?”

        “方丈?住持?那不是佛教的么……”

        曾老有点懵了,一时间搞不清楚什么状况。

        余道长笑道:“方丈一词,源于道家。传说海上有神山名为‘方丈’,为仙人所居,所以道人所居丹室,亦称‘方丈’。《史记·封禅书》记载,‘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山海经》记载,海上有三座仙山,蓬莱、瀛洲、方丈,山上是仙境,有长生不老药。道教引申了方丈这一词的内涵,‘方方一丈之地内无杂念者乃高人之意’。

        而住持,确实起于佛教,唐代禅宗兴盛时,门徒日众,百丈怀海禅僧始立住持制度,以维持寺院秩序。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佛道两教互相融合,互相印证,已经不是新闻了。随着各朝代文化的影响,道士修行程度和教理造诣,以及担任的教职,配以相关的称谓,其中‘方丈’一词是对道教十方丛林最高领导者称谓,亦可称‘住持’。方丈是受过三坛大戒,接过律师传‘法’,戒行精严,德高望重,受全体道众拥戴而选的道士。《三乘集要》里说,‘方丈乃人天教主,度世宗师,演龙门之正法,撑苦海之慈航,常怀传贤之心,素无吝道之意,作全真之模范,律门之纲领,非有道之师,不可立也。’

        贫道不才,被众道友推举,受了三坛大戒,接了传法,才忝为冲虚观住持的。”

        余道长引经据典这一解释,大家就恍然大悟了:“原来如此!”

        “惭愧!”余道长谦虚地说道,“或是贫道德能有限,才致使冲虚观有今日之难,累得诸位善人前来,实在过意不去……”

        钱老连忙说道:“余道长别这样说,大家都是朋友,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周瑄影却冷冷地说道:“我看有人是来搞事情的,不是来帮助的吧?”

        这话明显是指着庄老去的,庄老一听,立即横眉冷目了:“说谁呢?你怎么知道我不是来帮这位道长的?”

        “你要是真心来帮忙的,就不会在这里胡搅蛮缠了!”周瑄影毫不客气地说道,“自己都对号入座了,还怪别人说?”

        “你……”庄老气得一时语结,“你……我……我怎么胡搅蛮缠了?”

        周瑄影笑道:“对,你没胡搅蛮缠,刚刚唐晨都指出了煞气的来源,被你这么一打断,多少人的思路也断了?”

        众人一听,好像确实是这样的。庄老一出现,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他和唐晨、周瑄影的斗嘴上面了,完全忘了有这么一回事。

        庄老怒道:“方向不对,怎么努力都是白费功夫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