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阴暗面

第(1/2)页

原本唐晨认为,身为富二代的曾宇杰,不会看得到最底层人士的生活。

        然而他却忘了,现在是信息时代,只要有心去了解,中国最底层的生活也不是什么秘密的事。

        “嘿,你以为我不懂这个?”曾宇杰好像看穿了唐晨的心思,又好像自言自语地说道,“虽然我从小到大,都没怎么尝试过少衣缺食的生活,但并不代表我不懂——我曾经去过闽西的山区支教,那里道路不通,我们硬是走了两个多小时,才进村……”

        唐晨没有说话,倒是心里有点诧异。这可以理解,富人想要体验一番穷人的生活,最好的途径就是去支教了。不过据唐晨所知,这也是闽省特殊的地理结构所决定的。“八山一水一分田”,就是闽省最好的写照。甚至到了现在,因为道路不通,很多山村都还处于较为闭塞的环境下,人们的生活还像几十年前一样,时光到这里好像停滞了。那些用土垒起来的房子,还有明清时的土屋。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做生意了,只剩下一些老人在家。农田荒芜了,到处长满野草。

        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道贫穷还不思进取。

        因为唐晨也算是自小就体验了贫穷的孩子,对于贫穷还真的有独到的见解。就好像捉螃蟹的人所说的一样,如果抓到螃蟹,一只的话肯定会把竹篓盖起来,一群的话反而不用盖了。因为一只螃蟹会爬上来逃走,如果两只或者以上,不论哪只想爬上去,其他的都会伸出蟹爪把它扒拉下来。

        为什么有见识的人,都要拼命脱离社会的最底层?就是因为这样:人均资源越少的地方,人越难淳朴。

        在生活的最底层,无知、愚昧、嫉恨、使坏并非单纯语言的抨击,而是绝大程度上的事实。有人说,死生线下,相残相伤,贫富线下,惨淡艰难。即便是亲兄弟姊妹,在底层的生死线上遇到利益瓜葛,也会鱼死网破,甚至骨肉相残。

        唐晨曾经听过父母讲过这么一件事,他们厂子最后一批允许子女接班的内退顶替,所谓内退顶替,其实接班就是父母退休后,由子女办理手续,进入父母原工作单位上班,顶替空下来的名额,但不一定要继续做父母原来的工作。在20世纪七十年代末期,随着上山下乡制度废除,社会上出现了大量待业青年,为了解决子女就业,接班之风愈演愈烈。随着用工制度的改革,到了八十年代末期,这种接班制度才逐步取消。

        那一年,有一家仨兄弟为了抢这个接班人的资格,几乎天天在互殴,其中一个被打成脑震荡住进了医院,另外两个在昨天,一个给另一个的食物中下毒,闹出了一条人命!

        唐晨那时候无比震惊,也无法理解,为什么亲兄弟能为了一份并不怎样的工作下得去狠手?后来唐晨才明白,在大锅饭时代,一份这样的工作是多么让人羡慕的事。

        也是从这事起,唐晨知道了原来贫穷到极致的生活,太容易暴露人性中的恶,挣扎在最底层的人,活着的首要目标就是活下去,为了蝇头小利可以头破血流,为了直接利益,可以罔顾人命,致人死地。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