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木工厌胜术

第(1/2)页

“木工厌胜术?!”

        曾老惊叫道:“这不是木工才能使的吗?”

        唐晨沉声说道:“所谓厌胜术,是属厌胜巫术的一种,源于古代巫术,说是能以诅咒制服人或物,即通过某种不为外人所知的法术达到寻常无法达到的目的,可以驱邪,亦可以致病。一般来说,可以用木、泥土、面、纸制成象征邪崇的东西,如木人、纸人、面鬼等,把它们送走,或掩埋,或打碎,殃灾即除。要惩治仇人,也做木人、纸人、草人、布人面鬼,用针刺其心,使其致病或死亡。

        杜甫有诗:‘君不见秦时蜀太守,刻石立作三犀牛。自古虽有厌胜法,天生江水向东流。蜀人矜夸一千载,泛溢不近张仪楼。今年灌口损户口,此事或恐为神羞。’这首诗讲的是战国水利专家李冰的都江堰,在保证了1000年的蜀地‘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水旱从人,不知饥饿,则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后,在唐时终于灌口损田,酿成大祸的事情。杜甫在诗中明确提出,这个优良水利工程里就使用了厌胜法,决口就是当年用妖法的报应。

        怎么回事呢?

        原来木工里有个传说,当年建都江堰边张仪楼的就是公输班,也就是鲁班本人。在楼建好后,鲁班在横梁的凹处放了一个挑担的小木人,两边担上各放了一粒稻粟,保持木人的平衡,留了一句话:木人不倒,水不近蜀。一千年后,都江堰决口那年,在发水灾之前,蜀地爆发了大规模的鼠灾。能找到的谷子,都给耗子拽出来吃了,哪怕你藏横梁上。所以杜甫说:自古虽有厌胜法,天生江水向东流。厌胜就是厌胜,而不是战无不胜,意思是你违反客观规律就是没好果子吃。

        可惜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典故,反而把厌胜术当成了打小人一样来用,最终还是害人害己。”

        “害人害己?”庙祝不解地问道,“这又怎么说?”

        “就好像打小人也是厌胜术的一种,所谓‘厌胜’意即‘厌而胜之’,是用法术诅咒或祈祷以达到制胜所厌恶的人、物或魔怪的目的。平常也能见到一些厌胜物,像雕刻的桃版、桃人,玉八卦牌、玉兽牌,刀剑,门神等等。常见而且多的,是厌胜钱,又叫压胜钱,是铸成钱币模样的吉利品或辟邪品。这种钱正面铸有文字如‘千秋万岁’、‘天下太平’、‘出入大吉’、‘宜室宜家’等,背面有星斗、双鱼、龟蛇、龙凤图案,供佩戴赏玩。一些小摊的摊主没几个懂的,一律将其称为‘花钱’,认为是值钱的古董。其实这类‘花钱’很多,并不值钱。

        我举这些例子,其实就是想说,厌胜术有好有坏。但如果不是万不得已,是不能动用厌胜术作恶的。据工匠、木匠说,这是鲁班祖师传下来的规矩。一旦坏了规矩,报应就来了。所以一般木工厌胜术不在同行间使用,更不会在不是自己建造的工程上使用。”

        听了唐晨这话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