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鲤鱼岛

第(1/2)页

“差了点味道?什么味道?”唐晨觉得自己的穿着也还好啊,不算很LOW的那种吧?

        曾老笑道:“差了品牌的味道!”

        唐晨一愣:“品牌?”

        “对,就是品牌。唐师傅,你先别急着否定这个说法,这确实是有帮助的。”曾老认真地说道,“拿同样的衣服来说,为什么品牌的衣服这么贵,而高仿的几十块钱就有了?不单单是人家做起来的品牌,还是人家对衣服的设计,布料的材质都做到了最好。买品牌,不仅仅是品味问题,更是穿得舒服,用得省事。”

        唐晨不得不承认曾老说得有道理,或许名牌衣服和地摊上几十块钱的衣服,表面上看并没有什么区别,但质量和细节决定了一个人对生活的态度。有人讲求实用,有人讲求享受,不过的量力而行罢了。人们追求“品牌”,是因为个人使用的一切产品都在解读其自身。它可以是品牌所代表的质量保障,优质的服务,传递的品牌精神和生活方式,以及个性化的设计风格。

        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你买了一件便宜的衣服,买的时候你会很高兴,但穿在身上怎么都不舒服;你买了一件很贵的衣服,虽然你买的时候很心痛,但是你穿在身上的时候一直都是舒服的。名牌之所以是名牌,并非是单纯做衣服的成本而已,里面还包括了设计等等成本在里面。高仿的衣服,始终都是高仿的,难道几十块钱的衣服还能有几百块,甚至成千上万块钱的体验?这明显是不可能的。

        当然,买多少钱的衣服要量力而行,穿得合身,大方得体,显气质就好了。唐晨突然想起在大学里读过的一篇文章,大概是说一户人家突然成了暴发户,家里的女主人的衣着打扮就是不伦不类,自以为是时尚。还深怕别人不知道她穿得是名牌,出去的时候把衣服的牌子都亮出来。后来再过多几年,这个女主人的衣着品味就提升很多了,也不会胡乱搭配,让人不忍直视。

        就好像电影《泰坦尼克》里有一个胖胖的美国女人,她的丈夫在西部淘金发了财,她打扮得珠光宝气,混迹于头等舱的上流人之间,但却得不到他们的完全认同。私下里,他们都带着非常微妙的神情戏称她为“new  money”。什么是“new  money”?翻译成中文,大概介于“暴发户”与“新贵”之间。这让人想起那句老话,“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其实,是不是贵族倒不那么要紧(正如前文所言,对贵族身份的热衷,在时下的中国,并不是一件有益的事情),但是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改变一个人的格调绝非易事,不可能短期内就可以养就,而需要培植和蓄养,多半是在优势的文化教育环境中熏陶出来的。

        俗话说,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的时间。而“贵族”教育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是行为纪律建设;第二个层次是人格化核心习惯,从而实现养心养德;第三个层次,就是养之文化,包括家庭文化和学校文化,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是根。对于家庭来说,是书香家庭的营造,是父母手不释卷的习惯。这里,有一个非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