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刑自救

第(1/2)页



        赵理是赵荟的次子,出生时,  赵荟的长子赵明已经四岁了,  两人不是一个母亲。

        赵荟的两个妻子是同族姐妹,但并非同一支。而赵荟迎娶继妻,  不是因为元配去世。

        这在赵家算的上是一桩丑闻。

        赵荟是赵肃一手养大,  小时候甚至还叫过赵肃“爹”。赵肃的长子赵桥比赵荟还要大一点,  所以赵荟等于是和自己的侄子们一起长大的。

        等到该娶妻时,自然是由赵肃替他张罗。

        赵肃一边选儿媳妇,  一边选弟媳妇,但要论他最疼谁,不是自己的亲生子,  而是赵荟。

        所以他就把最好的那一个嫁给了赵荟。

        都是差不多年纪的女孩子,自然有差别,容貌高低,  性情好坏,家世强弱等等。最好的那一个,自然样样都好,不但容貌是第一的,  才情也好,  还是嫡支之女,母族给的陪嫁极为丰厚。

        赵荟娶了妻子,与妻子感情却只是平平。他受赵肃教导,对赵家的责任心更胜于儿女情长。

        结果,赵荟元配就跟赵肃的三子偷情了。

        同在一个屋檐下,  一边苦闷,一边怜惜,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甚至赵荟的长子赵明到底是不是赵荟亲生的,这个都很难说。

        赵肃气得要杀了三子,赵荟拼死求情,对赵肃说都是赵家人,生下的也是赵家骨血,赵明是肯定姓赵的,又何必让外人看笑话?

        他让妻于侄,认下赵明,算是皆大欢喜。

        赵荟妻族自然无地自容,彼时赵家势大,更怕赵肃迁怒,便速速送上另一支的女孩子赔给赵荟。

        赵荟为了平息事态,二话不说就娶了,娶完不到一年就生下赵理,一改旧貌,与新妻子琴瑟相谐,极为和睦。

        赵肃看到赵荟确实喜欢这个妻子,怒火才慢慢熄了。

        但他仍然不能容忍三子做出这等以下犯上之事。三子渐受冷落,郁郁而终,一妻一妾都被放归了。

        三子死前还没有留下子息,赵肃就像要将三子的一切从赵家抹去般,他这样自然无人敢过问。

        赵荟想了想,就把长子赵明托付给了赵桥。赵明幼时懵懂,等到大了,隐约猜出自己的身世,对赵荟就有些别扭,但又心中愧疚,就对赵理很好。

        赵理在屋里转了半晌,三更半夜跑去找赵明了。

        赵明已经睡下了,赵理长驱直入,门前的从人都不带拦一下的。他进屋掀开帐子,赵明才醒过来,一看是赵理,坐起道:“小二?什么事?”

        赵理一肚子心事,爬上床后跟赵明躺一个被窝,慢慢的把信里的事说了。

        赵明把被子掖好,问他:“你是怎么想的?”

        赵理:“哥,你回去吗?”

        赵明摇头,“我留下帮大哥。”

        赵理道:“那……我回去吧。我想带小五和小十七回去。”

        赵明点头,“那明天我跟你一起去找大哥说。”

        兄弟两个说完了一起沉默下来,都睡不着了。

        赵理问:“……哥,你觉得赵家会怎么样?”

        赵明说:“顺利的话,两边都能活下来。不顺利的话,只活下来一边。”他不敢说两边都活不下来。

        赵理一直没睡着。

        早上洗漱之后,赶在吃早饭前,赵明和赵理一起去见了赵桥。

        赵桥知道昨晚有人从外面进来,径直去找了赵理,一早等着他们过来,见到两人一前一后进来,他才道:“摆饭吧。”

        一时下人捧着食案流水样进来,一人面前摆一个。

        三人先用饭,其间没人抬头说话,等饭吃完了,下人把食案送下去后,赵桥才问赵明:“你们兄弟两个一起来是什么事?”赵明道:“父亲昨晚上送信回来了,道鲁王有意嫁公主入郑。”

        赵桥一听就皱眉,叹气:“此事不好办。”

        赵明点头,“是。不过赵王后失宠已久,我看此事还是有可为之处的。”

        哪怕郑王极爱赵王后,他们也要试上一试。何况郑王已经冷落赵王后那么久了,说不定他也在心里盘算着换个新王后了呢?

        赵桥担心的不是郑王的心意,而是这件事由赵家去说,日后赵家会挨骂的。固然赵氏可能会从这件事中得利,但一开始的形象是佞臣,日后想改都没机会改了。

        赵桥叹了几声,对赵明点头:“那我今日就进宫见郑王吧。”

        赵明道:“由弟去说更好。”

        赵桥摇头,“我去郑王才信。”

        赵明仍然坚持,“我随兄一道去,郑王更加不会疑心。”

        他是赵荟的儿子,郑王肯定更相信他的话,毕竟是第一手消息嘛。

        既然打定主意,赵桥就带着赵明进逍遥台了。

        郑王刚与亲信臣子一起用过早饭,被吹捧的心情正好,就听说赵家人来了。他有些不想见赵家人,可又顾忌自己的形象,于是笑着说:“快请,快请!”

        其他在座的人当然就不高兴了,他们好不容易把大王哄开心了,赵家的人就来捡现成了。

        等赵桥和赵明进来,暗示大王“有事”,大王请诸位稍坐,带这两人进后殿之后,剩下的人更是气得七窍生烟。

        郑王坐定后,微笑着问赵桥:“是不是你叔叔有消息送来了?”

        赵桥一脸喜色,道:“我王大喜!鲁王欲嫁其姐为我王王后!”

        郑王一怔,倒不觉得有多值得高兴。

        赵桥就和赵明一搭一唱把摘星公主给夸了一通。

        首先,摘星公主是鲁王的姐姐,听说还曾抚育鲁王,所以如果郑王娶了她,那就成了鲁王的姐夫。比起娶了赵王后变成赵王的女婿矮了一头,这就高了一头啊!

        其次,这个公主在鲁国非常有声望,郑王娶了她,鲁国百姓也会信服郑王的。

        最后,赵后不贤,继续留着赵后,恐怕赵王还会做小动作,与其继续与赵国纠缠,何不换个王后?

        郑王被说得心动了几分,但他觉得鲁国其实并不好“欺负”啊。

        赵桥道:“以前不过是大王不与鲁王计较,看他年纪小,存着宽容之意。等迎回鲁王之姐,郑王可要好好教导鲁王才行。”

        郑王听到这里,就道要好好想一想,心里其实已经愿意了。

        赵桥和赵明告辞后,郑王出来,刚才殿上的人就问郑王赵家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