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章 付之一炬

第(1/2)页

将悬崖的松树画的太过挺拔高大,有不合事实的嫌疑,因为悬崖边的松树一定会天天饱受狂风的席卷,那种环境下生长起来的松树很少会太高大太笔直,如果太高大要笔直太挺拔,那抗风能力一定差

        ,只会早早的被吹折。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独秀于悬崖之,岂能幸免?

        然而黄公望是这么画了,能说黄公望缺乏生活阅历,不知道这个道理吗?

        当然不是!

        黄公望这么画,主要还是突出那种积极向的姿态和气势,算在悬崖边,算整天被狂风吹拂,它也能长的挺拔高大,也能长得笔直茁壮,要的是那种不屈服的内在的劲儿。

        什么是松意?

        这是黄公望想要表达的那种隐藏于悬崖边的松树的那点意。而占据了大片篇幅的悬崖,是为了这点“意”来做衬托,悬崖越高耸,悬崖越险峻,越能衬托出这棵松树的成长不易,越能衬托出这棵松树不蔓不枝挺拔笔直的气概,越能衬托出这幅画想要表达

        出来的点“意”。因此从立意来讲,这幅画已经算是品之作了,再加黄公望亲手所绘,自然更加难得,如果现在把这幅画送到拍卖行去,拍个千万那是轻松松的事情,算拍出亿元以的高价也不是不可能的,毕竟黄公望的作品实在太珍贵了,现存在世的作品数量屈指可数,毕竟黄公望是元朝人,距离现在已经快一年前了,书画作品不易保存,几百年下来,绝大部分的书画作品或多或少都会遭受一定程度的损

        坏,唯独这幅画正巧落在了邓家人的手里,他们最擅长保护字画,这才使得这幅画能完好无缺的保存下来。而在古字画市场,一幅名家作品,一幅元代名家作品,一幅保存的完好无缺的元代名家作品,一幅保存完好的元代名家的高水平大尺寸作品,在市场会引起怎么样的轰动,那是显而易见的,搞不好还能

        把某些博物馆给吸引过来,毕竟严格点说,?这也能算是一件国宝级物了。

        不过在徐景行眼里,最有价值的却不是这些,而是这画的本相。没错,这幅画也凝聚出了本相,本相自然是一棵挺拔笔直高耸入云的松树,松树的树干跟刀削的一样笔直修长挺拔粗壮,树干周围长满了葱葱郁郁的枝叶,枝干如同黑铁铸,而针叶则像是碧玉雕刻,整

        棵大树充满了勃勃的生机,感觉现实根本不可能长出这种品相的松树。

        好吧,这松树本来不是现实生活的东西,甚至对常人来说根本不是实物,这只是一个由物性凝聚出来的本相。然而见过那么多的本相,他却最喜欢这棵松树,真的,或许是出于一个木雕师喜欢好木材的本能,他觉得这棵松树形的本相简直太可爱了,外表这么好,枝干的品质相信也会更好,做出来的雕件自然更加

        出色。

        另外他也喜欢这棵松树那充满了生机的力量感,感觉人也应该像这棵松树一样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