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格外厉害

第(2/2)页

圈的十几间屋子,中间上面搭了顶棚,就显得空间开阔。

        为了避免漏水,书架都是在房间里的,窗户也不大,都镶着玻璃窗。

        有些窗户上还贴着封条、标语等,都得撕掉擦干净。

        等她们再把借书证、借书卡等准备好,图书馆就正式对外开放了。

        图书馆开放以后,也不是很忙,毕竟运动刚结束,之前不重视教育、没收烧毁不少书籍,大部分人都还没有阅读的习惯。

        她们五点下班,晚上轮流值班顺便打扫卫生,到8点锁门。

        如此一来林苏叶倒是如鱼得水。

        她每天吃完早饭,送走上学们的孩子们就过来图书馆,哪怕不是她当值的日子也来看书、做笔记。

        她陪读的时候自学了小学语文、数学,现在想看看初中的语文和数学。

        她发现语文还好,基本都是共通的,高年级也顶多学一些诗词古文以及写更高深的文章,数学却完全不一样。

        数学变难很多!

        那她是真的不擅长。

        虽然以后上夜校有老师教,她现在还是得提前预习一下。

        她基本晚上五点半回家,吃过饭还会写会儿初中数学作业。

        因为她每天也要写作业,小岭都不敢糊弄,更不敢不写。

        如今不只是薛老婆子监督他写,莎莎还监督他写得认真、整齐,要是糊弄就被莎莎要求擦掉重写。

        小岭感觉自己真是被戴上了一个大枷锁,还甩不掉的那种。

        这日林苏叶回家,帮薛老婆子做完晚饭,六点多小姑骑车回来。

        她自行车后座带着一个藤条筐子,里面装着麦糠和鸡蛋。

        林苏叶好奇道:“明春,你买的?”

        小姑笑道:“顾知青给你的。他说咱们来军区吃什么都定量,怕咱们鸡蛋不够吃的就从村里悄悄买了几十个。”

        薛老婆子带了四只下蛋的母鸡过来,谁知道一换水土,有一只蔫了,只能炖炖吃肉,还有两只水土不服不肯下蛋,也只能等待被吃掉的命运。

        只剩下一只母鸡还在下蛋,一天一个也不够家里人吃的。

        现在家里伙食比在乡下改善一大截,煮鸡蛋、鸡蛋羹、炒鸡蛋、蛋花汤,那基本上不断的。

        虽然食堂也有,可那不是得限量供应么?

        鸡蛋不自由就是不爽。

        薛老婆子见天说这里哪哪儿都好,吃鸡蛋不自由,在乡下她能从老妯娌家买,这里得偷摸去外面找那些乡下农民进城卖的,还有红袖箍抓人家,人家也不见天来,所以她逛个五次能买到一次就不错。

        这会儿看到顾知青帮忙买鸡蛋,薛老婆子乐得合不拢嘴,“顾知青这孩子就是心细,你大哥和老三都没这样。”

        林苏叶还为那俩说好话,“他们想买也没那么容易。”

        她问小姑给顾知青钱了没。

        小姑道:“他说之前借了嫂子的钱和粮票,就从里面划账。”

        林苏叶:“他之前借的钱已经还啦,还划什么账?”

        顾知青之前写小册子出版,县里给他两百块钱,他拿到以后就先还林苏叶的钱。

        小姑:“他那么说,我也不知道,那我回头再给他钱。”

        林苏叶又问问顾知青咋样。

        小姑笑道:“瞅着挺精神的,穿得也利索起来,听他说现在县委都找他去帮忙呢,还给翻译什么文件,公社大队都不监控他了。”

        林苏叶笑道:“那真好。估计他爸妈也快平反了。”

        现在已经9月中,再过个月中央差不多就该发布恢复高考的指令,顾孟昭肯定要参加的。

        他平时就没耽误学习,哪怕不复习也没问题,到时候不是北大就是清大,林苏叶就很为他高兴。

        小姑洗手的时候林苏叶看了一眼,“明春,你的手表怎么不戴上?不喜欢的话咱去换一个,款式、表带都能换的。”

        小姑:“嫂子,我喜欢!”

        就是喜欢才舍不得戴,生怕磨坏了,或者跟人打架给打坏了。

        林苏叶笑道:“喜欢就戴,别怕坏,坏了回头再买。”

        薛老婆子听见忍不住道:“瞅瞅你们这败家,那么大一块手表,好几百块钱,坏了再买?哪那么容易坏呢?”

        一块手表,不戴个几十年一辈子,哪里会坏?回头还能传给孩子呢。

        小姑朝她吐吐舌头,“你那么稀罕,给你买一块。”

        林苏叶:“买,等有钱了,一人一块,戴到你们不想戴为止。”

        吃过饭薛老婆子收拾家务,大军小岭写作业,莎莎则给林苏叶说学校好玩儿的事儿,哪个姐姐给她好吃的,哪个哥哥给她好玩儿的,哪个老师如何如何。

        林苏叶听得也开心,也给她准备零嘴儿,带去和哥哥姐姐们分享。

        她给小姑量量尺寸,再做件衣服,结果小姑不肯。

        小姑:“嫂子,你看我现在是公家人儿,从头到脚公家都发,咱还自己花钱干嘛?”

        给嫂子赚钱,给嫂子省钱,对薛明春来说就是日常准则。

        以前家里就薛明翊有制服,现在明春也有,旧制服改改给孩子穿,一家子的衣服都跟着多起来。

        林苏叶就改为给薛老婆子做。

        如果是以前,薛老婆子肯定不要的,但是来了城里以后发现没人穿大襟褂子了!!!

        这褂子显得她特别像老太太,还是那种大年纪的老古董。

        她也想穿那种对襟的,轻巧的衣服。

        林苏叶给她量尺寸的时候,薛老婆子还得要盘扣。

        林苏叶:“那你可自己盘,多麻烦呢。”

        薛老婆子:“指定我自己盘,我还多帮你盘点呢,以后你做个裙子旗袍什么的。”

        林苏叶:“哟,老太太越来越时髦,还旗袍呢?不怕人家当资本家给抓起来?”

        薛老婆子就笑,“你甭吓唬我,我也不是建民那孩子吓大的,我都看到一个首长的家属穿着旗袍坐小轿车呢。”

        量完尺寸,林苏叶就暂时搁起来,等她白天没事的时候再做。

        小姑洗了头,找林苏叶剪头发。

        林苏叶:“明春,你们公安局不是也发理□□嘛,你找人理,人家理得好看有型。”

        从林苏叶进门以后,小姑理发、贴身衣物等都是她负责,小姑也习惯找她而不是找娘。

        小姑不喜欢扎辫子,都是剪短发。头发又厚又密,长得还快,基本两三个月就得修一下。

        这时候乡下人都自己剪头发,谁也舍不得花那钱去公社理发。

        而林苏叶因为细致认真,村里不少妇女都爱找她帮忙,她也算练出来,比别人剪得好看点。

        可再好看也比不上人家专业师傅,以前在乡下舍不得理发的一毛五,现在又理□□,还心疼啥呢?

        现在明春是县城公安,出去那也是个人物,除了明春自己不觉得有什么了不起,其他人可都觉得呢。

        林苏叶觉得她也得打扮打扮,可小姑却没有半点要打扮的自觉。

        小姑:“嫂子剪得好,我就爱让嫂子给剪发。”

        嫂子刚嫁过来的时候还给她梳头呢。

        林苏叶没辙,就隔着墙喊陈淑英,“嫂子,你是不是有个削头发的梳子来着?”

        陈淑英正在家里打毛衣呢,听见忙应了一声就从抽屉翻出来就踩着凳子隔墙给林苏叶递过去。

        林苏叶接过来,“我们明春要理一下头发。”

        陈淑英笑道:“明春也是大公安了,去理发铺啊。”

        林苏叶自嘲道:“她不肯呢,也不嫌弃我理得狗啃一样。”

        现在有电灯照着,也不黑,林苏叶就给小姑把头发理了理。

        打薄、削出层次,头型好看,什么发型也不丑。

        理完发,林苏叶让她去浴室冲冲,小姑却拍打一下就出门。

        林苏叶:“明春,去哪里?”

        小姑铿锵有力的声音从大门外传回来:“反正也得洗澡,我出去练一架出出汗!”

        林苏叶:“……”

        自从来到军区以后,明春也是如鱼得水。

        她白天去公安局上班,晚上回家吃过饭,一三五写文章,二四六出去干仗,休息天可以陪嫂子逛逛,安排得非常充实。

        反正就是别人出去溜达消食儿,她出去找人对练摔跤,给这边的警卫战士揍得都躲着她。

        门岗亭那些警卫员都被她打过,晚上巡逻的治安队也被她揍过,但凡年轻要训练的,能在这附近出现的就没逃过她的魔掌。

        如今薛明春骑着自行车回家,大老远门岗亭的警卫就能看见她,一个个都忍不住给她敬礼。

        本身他们只给首长敬礼的,对薛明春那是……由衷的敬畏,希望下一次对练她能手下留情甚至别找他们对练,他们真的消受不起。

        小姑今儿理了发心情格外好,她去门岗那边的警卫班房,瞅着几个值班的战士在那里打扑克消遣。

        她咳嗽一声,抬手抹了抹自己利索的短发,笑道:“同志们,一起去训练场过几招啊?”

        一起过过瘾。

        几个战士蹭得就站起来,纷纷摆手道:“薛明春同志,大晚上的别练了,过来听收音机嗑瓜子吧。”

        他们白天练过了,绕了他们吧!

        薛明春:“偌大的省军区,没个能打的?不能吧?”

        秦哥一直说驻扎在城里的部队没有野外的能打,她还不信,这么瞅着确实如此。

        反正她那年去二哥和秦哥的团里,就新兵都敢和她打,师部警卫连更是丝毫不怵,怎么这里的都不敢呢?

        她不关心这些盘根错节的关系,所以也不知道省军区这边的警卫连、营多半都是大院子弟或者不想下乡的干部子弟,总归都是有点关系的,不用远离家门口,那训练什么的自然也差一点。

        恰好警卫营营长刘琦和另外几个人过来,进来看看情况,听他们说薛参的妹妹找人打架找不到。

        刘琦还不服气,就主动说陪女同志走两招。

        他们也没去训练场,就在这边班房门前的空地上对练。

        小姑还怕一开始就把人打趴下,人家不陪他练,所以一开始都收着手,还让刘琦三招。

        刘琦两次差点打到她,笑道:“薛明春,你可得小心啊,拳头无眼我怕给你打坏了。”

        小姑提醒:“你认真点。”

        拳来脚往几个回合,小姑感觉差不多了,让开捣过来的拳头顺势抓住他的胳膊,猛得发力一个过肩摔就给他拍在地上。

        刘琦:“我的腰——”

        他都没明白自己是怎么被拍在地上的!!!

        这个女同志,太野蛮了!

        你吃什么长大的,吃铁吗?

        小姑赢了以后把刘琦拉起来,扒拉一把头发,笑道:“我嫂子刚给理得发,有点厉害。”

        她过了瘾,心满意足,就和人家告辞回家了。

        刘琦等人望着她飒爽的背影,怎么都不能理解“嫂子给理发”和“厉害”有什么联系。

        至于就给他不留情面地拍在地上?望着她飒爽的背影,怎么都不能理解“嫂子给理发”和“厉害”有什么联系。

        至于就给他不留情面地拍在地上?望着她飒爽的背影,怎么都不能理解“嫂子给理发”和“厉害”有什么联系。

        至于就给他不留情面地拍在地上?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