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1.诸葛亮不是刘备的第一重臣。(4500字求订阅)

第(1/2)页

  宋徽宗此刻非常郁闷,你们现在连跟我商量都不商量,直接就认为三顾茅庐是假的吗?

  可是他现在却没有办法反驳陈通提出的疑点,只能在这里面生闷气。

  并且疯狂地在陈通的空间里面查找资料。

  希望可以得出有力的论点。

  而此刻陈通也不想去继续证明三顾茅庐是假的,因为只要你从各个维度去找,那会找出更多的问题来。

  因为虚假的东西,就需要不断的去拉低智商,去忽视真正存在的现实问题,才能让这个虚假的理论成立。

  这就跟撒谎一样,你撒了第1个谎,就需要更多的谎言去弥补这个谎言的漏洞。

  所以此刻陈通还不如去谈一谈,真正的三顾茅庐是怎么回事。

  陈通:

  “其实真正的三顾茅庐,就是刘备经常去找诸葛亮。

  刘备十分看重诸葛亮的身份背景,因为诸葛家族,别说是在荆州地区,那是在整个东汉,都有着庞大的人脉资源。

  咱们刚才说的那只是荆州地区的这一只诸葛氏。

  可你也想一想,东吴还有诸葛家族的人,曹操那边还有诸葛家族的人。

  这个家族那是在三个诸侯王手下分散投资,他们的人脉资源极其广阔。

  刘备最重要的就是看中了这一点。

  这以后要是去打仗的话,说不定还能让诸葛家族帮他,直接策反对方的将军了。

  懂不懂?

  这才是刘备当时最需要的。

  而不是你所谓的隆中对。”

  ………………

  李世民哈哈大笑,这一下感觉心里舒坦多了。

  千古李二(明主罪君):

  “我就说嘛,像【隆中对】这种有着巨大缺陷的战争计划,怎么可能会打动刘备呢?

  原来所谓的三顾茅庐,不过就是诸葛亮和刘备多次洽谈。

  而我也从这里面看到了另一些信息。

  刘备和诸葛亮谈了这么多次,竟然最后还没有一口答应让诸葛亮成为自己的高级幕僚。

  这就有问题了。

  要么是诸葛亮的要价太高。

  要么就是刘备觉得诸葛亮不值这个价钱。

  所以双方才没有达成一致性的意见。

  这不就跟招聘一样吗,要真是稀缺到无比的人才,哪里会像这样讨价还价?

  不停的去协商谈判呢?

  如果诸葛亮真有力挽狂澜的本事,刘备就是得罪再多的人,也要把诸葛亮拿下。

  就像当时刘邦用一国换取张良的跟随一样。

  张良才值这样的付出。”

  …………

  有道理!

  李渊连连点头,觉得自己的儿子现在水平还是不错的。

  平平无奇李家主(乱世雄主):

  “其实我也认为是这种情况。

  所谓的三顾茅庐,这个‘三’字,那不是数词,那是一个量词,在古代代表的就是很多的意思。

  也就是说,三顾茅庐,就是刘备很多次跑到诸葛亮那里,跟诸葛亮一起去谈判协商。

  而背后所隐含的寓意,你可以自己想。”

  ………………

  皇帝们纷纷点头,这才是真正的去看历史。

  现在他们也明白了陈寿为什么要用【隆中对】,取代【魏略】所描述的那一部分。

  因为【隆中对】的缺陷简直太明显了。

  你如果用为了【魏略】那一部分史料,人们就很难怀疑到刘备看上的是诸葛亮的背景。

  因为【魏略】描述的就是诸葛亮毛遂自荐,然后使用的是内政方面的才华,征服了刘备。

  而那个策略,是没有缺陷的。

  ..........

  宋徽宗听着群里面越来越跑题的讨论,让他无比的难受。

  这就感觉别人去否定自己偶像身上完美无缺的神环一样。

  这简直就是要把偶像拉下神坛。

  他无论如何都不能答应。

  最美瘦金体:

  “这三顾茅庐,怎么可能是多次上门呢?”

  “谁教你们这样理解了?”

  ………………

  此刻就连岳飞也叹了口气,难道‘三’这个字,在古代不是这么理解的吗?

  这就连我也知道,把三顾茅庐解释成上门了三次,那基本上就是扯淡。

  估计只有陈通那个时代才会这样理解。

  怒发冲冠:

  “这就没有必要打口水仗了吧。

  古文就要按照古人的习惯去解释。

  你看看有多少人去解释‘三顾茅庐’,是觉得刘备去只去了三次呢?

  就拿杜甫的诗来说吧。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明明就是说所谓三顾茅庐,就是频繁上门,多次讨论家国大事。

  这还不够明显吗?”

  …………

  宋徽宗嘴巴张了张,真想怒骂一句,你一个将军懂个啥?

  这解释书面上记载的意思,难道不应该是读书人说了算吗?

  我说几次就几次!

  但宋徽宗也明白,现在大家都不会听他去辩解这个。

  到底三顾茅庐,是去了三次见了一次。

  还是去了很多次,见了很多次。

  其实在古代是没有任何争议的,真正争议的那只是在陈通那个时代。

  因为语言的环境发生了改变。

  现在宋徽宗也不想去讨论这些问题了,他就想去揭穿陈通的漏洞。

  既然陈通可以否定三顾茅庐,那他也可以去否定陈通的理论。

  最美瘦金体:

  “好好好,你陈通既然说刘备看中的是诸葛亮的人脉背景,那为什么还需要谈这么多次呢?”

  “这不应该是一见面就敲定的事情吗?”

  …………

  陈通哈哈大笑。

  陈通:

  “如果你是古代的一个皇帝或者将军,那你就是一个被人卖了还数钱的命。

  人家一边去坑害你的父母妻儿,你还要在一边喊666。

  难道你就不看一看三国时代的背景啊?

  你明白刘备,刘表和蔡瑁家族的关系吗?

  你如果连这个都不懂,你就想去解释三国时代的事情,那基本上就是缘木求鱼,水中捞月。

  根本就是在胡说八道!

  早就给你说过了,不管你去看哪一段历史,你一定不能够脱离历史大环境。

  东汉末年的历史大环境是什么?

  那就是地方豪强主宰了地方的一切军政大权。

  我问问你,荆州到底是谁当家作主?

  是刘表吗?

  刘备跑到荆州到底去干什么了吗?

  你清楚吗?

  刘备去拉拢诸葛亮,到底是想去拉拢什么势力呢?

  你要是连这些都不明白,你就不要去看三国了,因为你看上100年,你都看不懂这些人的奇葩操作。”

  ………………

  宋徽宗被陈通怼的是面红耳赤,我还能不懂吗?

  我可是皇帝呀!

  我怎么可能会把自己老婆孩子坑了,还会给敌人喊666呢?

  最美瘦金体:

  “谁不知道荆州当家做主的就是刘表啊!

  就是因为刘表昏聩无能,这才让曹操占了他的荆州。

  难道不对吗?

  刘表竟然听老婆的话,把荆州牧的位置留给了自己的小儿子。

  而不是留给了他的大儿子刘琦。

  这简直就是愚不可及!”

  ………………

  我去!

  刘备实在听不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