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0.刘邦才是逐鹿天下的祖宗!(三千字大章,求订阅)

第(1/2)页

  此刻的聊天群内一片欢声笑语,就连朱棣也一本正经的批判起了李世民和李隆基。

  顺带又抽了儿子一顿,心里简直不要太爽。

  我朱棣的主职业可是打仗,我的副职业才是做皇帝,我不知道,那是应该的。

  李世民和李隆基不知道,我就看不起你们!

  朱棣这么一想,顿时感觉到神清气爽,就坐等吃瓜。

  ………………

  陈通也没有废话,直接就开怼。

  陈通:

  “当刘邦面临抉择的时候,本来是3选1,可刘邦多聪明啊,他立刻就发现这三种方式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第1种自立为王,那是死得最快的。

  陈胜,田瞻,还有当时的燕王就是自立为王,那被章邯重点打击,直接一波跪!

  而第2种,拥立他人为王,那也是在鬼门关跟前转悠。

  项梁,能征惯战,结果让章邯直接摁死。

  而其他人也没有好果子吃,唯一一个活下来的张耳,那也被章邯围困在城池之中,要不是项羽这个铁憨憨发动了巨鹿之战,帮张耳解围。

  张耳根本就不可能活着出城。

  最有争议的就是第3种,所有人都觉得第3种最安全。

  但是,安全是安全了,可你要采取了第3种策略,那你就真成了傻逼了!

  为什么呢?

  因为投靠别人,那可是要被别人收编的,就比如说项羽帐下的陈婴,他带着2万人投靠了项家。

  最后呢?

  他就从坐拥2万人的诸侯,变成了项家手下的一员战将,他的生死都操之于项家人之手。

  人家想让他生他就生,人家想让他死,他就不得不去死!

  因为投靠别人的时候,就失去了兵权。

  乱世之中,没有兵权,那你不是等死吗?

  你以为第3种就叫做: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吗?

  错了!

  你连自己的老家都没了,你所有的东西都属于别人了,你怎么还能高筑墙呢?你积累的粮食那都是别人的。

  你们根本就没有理解,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真正的含义!

  这个方针使用的时候,可是有一个大前提,你必须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你必须先是一方诸侯!

  而不是别人帐下听从指挥的将军和官吏。

  还选第3种?

  选第3种的,那简直比第1种和第2种更蠢!

  这是进行自我阉割,直接就失去了逐鹿天下的资格,过过脑子行吗?”

  ………………………………

  朱棣此刻已经笑得不行了,幸亏自己有儿子,可以用来顶锅。

  要不然,被喷的这么惨的人必定是自己。

  诛你十族(盛世雄主):

  “自我阉割,可还行?”

  “李二,你也就这水平了。”

  “也对,你的偶像李世民,不是经常干这种事吗?”

  “与门阀妥协,从谏如流,然后留下门阀之主作为顾命大臣,这就把自己的儿子都给阉割了,把大唐的未来给阉割了。”

  “就你李二这样的,还敢质疑李渊开国的能力?”

  “你连乱世争雄的基本纲领都不懂。”

  “你有啥资格?靠莽吗?也对,李世民作战风格跟项羽差不多,就是一个战绩更加离奇的铁憨憨!”

  “他哪里懂什么叫做,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

  李世民的脸瞬间变得跟猪肝一样,他都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这简直太丢人了。

  但他却无法反驳,因为在大唐开国的时候,他只是李渊手下的一员战将,跟李靖,李绩,程咬金等人没什么区别。

  就是完成李渊的战略目标。

  他根本就不需要从宏观上考虑战略的问题。

  没有实践就没有切身的体会。

  李世民又一次感到了自己水平的欠缺。

  逐鹿天下,还太嫩了。

  ……………………

  而李隆基明显就比李世民脸皮厚得多,他觉得陈通喷的是李世民,关他李隆基什么事?

  这都是他老李家的烂账,不管是李渊厉害还是李世民厉害,反正都没他李隆基厉害!

  长生殿主李三郎:

  “陈通,那你说刘邦到底怎么选的?”

  “我看你是不是要双标!”

  ……………………

  陈通不屑的笑了笑。

  陈通:

  “刘邦三种都没选,他直接发明创造了另一种形式,那就是:加盟连锁,更确切的说应该是:挂靠!

  刘邦发现了第3种形式存在着巨大弊端,但他又不想冒险,在风险可控的程度下,又不想失去逐鹿天下的机会。

  所以他自创了这种方式。

  那就是名义上的投靠,但一般情况下绝对不会去别人的帐下听令。

  这样,可以让秦王朝觉得刘邦只是别人帐下的一员将军。

  刘邦就不会被做为第1个打击目标。

  而且刘邦更鸡贼的是,要是他打不过对方,无兵无粮了,他又以别人手下的名义跑到那里去借兵,借粮。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