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0.士大夫固化阶层的两个核心手段。(4500字求订阅)

第(1/2)页

  聊天群中,皇帝们此刻都皱眉沉思,很多皇帝其实已经猜到了答案,比如说人皇帝辛,刘邦,曹操等人。

  但他们并没有说话,而是要看后面的皇帝能不能想通这个问题。

  半晌之后,朱棣一拍大腿,感觉自己终于有了方向。

  诛你十族(盛世雄主):

  “新兴士大夫阶层,用于阶层固化的方式,那就是结党呀!”

  …………

  李世民眉头一皱,他感觉这个说法不太准确。

  千古李二(明主罪君):

  “要我说的话,应该是以师生的关系来进行阶层固化。”

  “结党只是表面现象,结党之前,你得要先成官吏呀。”

  “怎么能成官吏呢?”

  “怎么能够控制选拔人才的途径呢?”

  “那就是以师生的关系垄断整个官吏选拔体系。”

  ………………

  朱棣此刻怒了,你李二是专门跟我作对的吗?

  我说的跟你说的就差不多呀。

  诛你十族(盛世雄主):

  “陈通,你觉得呢?”

  ………………

  陈通微微点头。

  陈通:

  “你可以把它认为是以结党的方式来进行阶层固化。

  也可以说是用师生的关系来垄断官吏选拔,从而进行基层固化。

  这的确是新兴士大夫阶层用于阶层固化的手段。

  但这都是表面现象。”

  ………………

  这不只是表面现象吗?

  李世民和朱棣彻底愣了,那岂不是说他们只看到了皮毛?

  千古李二(明主罪君):

  “这还只是皮毛吗?”

  “那士大夫阶层该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阶层固化呢?”

  “难道是垄断知识吗?”

  ………………

  聊天群中,很多皇帝都皱起了眉头。

  尤其是曹操,刘邦,汉武帝等人,他们开始的猜想,其实跟李世民和朱棣一样。

  只是比他们更加全面而已。

  但却没有想到,陈通却说,这只仅仅是表面。

  他们倒想看一看,什么才叫内核呢?

  他们漏掉了什么东西吗?

  处在时间上游,这信息方面还是太吃亏了。

  空有能力,却无法得到信息,根本就分析不出什么东西来。

  ……

  而朱温此刻都忍不住骂人了。

  不良人:

  “这就是装神弄鬼。”

  “士大夫阶层用于阶层固化的手段无非就是这些。”

  “我不相信你还能说出别的方法来?”

  …………

  陈通哈哈大笑。

  陈通:

  “为什么我说你们只看到了事情的表面呢?

  就是因为你们看不到,士大夫阶层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

  什么垄断知识,什么以师生的关系控制人才的选拔。

  什么利用结党营私的方式,彻底掌控朝堂局势。

  这通通都是表面现象。

  而真正的内核是什么?

  那就是对于知识的最终解释权!

  其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学阀。

  你可能想象不到,在古代,知识对错根本就不重要。

  重要的是,怎么样去让你解释的知识成为唯一正确的答案。

  要知道,孔子时代所写的书,那是没有标点符号的,你怎么就能肯定自己的断句是最正确的呢?

  你要知道,标点标在不一样的地方,那意思就会截然相反。

  从古至今对于论语的不同的解释,没有一万种也八千种,而且还完全不同。

  每一个自以为有能力的大儒,都对论语进行了自己的解释,并且把断句断的是让你怀疑人生。

  这才是士大夫阶层用于阶层固化的核心手段。

  没有对只是的最终解释权,你怎么能够垄断知识呢?

  你又怎么可能建立起牢固不可颠覆的师生关系呢?

  只有你对知识有最终解释权,你才能够真正的掌控选拔人才的渠道,因为你说的话才是考试的唯一标准答案。

  那些不愿拜入你门下,那些不愿意跟你学习的学生,他做出来的答案,那就不可能获得很高的名次。

  所以,真正用来进行基层垄断的手段,不是你们说的师生关系,而是要牢牢掌控着知识的最终解释权。

  这也是为什么学术圈会出现一个又一个的学阀,他们会排斥不同的学说。

  因为他们如果失去了对于知识的最终解释权,他们就失去了垄断地位。

  他们就无法固化阶层。

  无法用这个来谋利。

  就算他们的学生遍布天下,那又怎么样呢?

  在古代,你无法在这一个学术圈里面成为学阀,你的知识不能带来利益,那就如同一堆废纸!

  而你的学生一定会去别的学阀那里,成为人家的门生。

  所以,很多品行恶劣的学阀就会把学术之争变成了利益之争,甚至变成了生死之争!

  谁敢要去反对他们的学说,那必定是要把对方整的是名声扫地,甚至家破人亡。”

  ………………

  朱棣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此刻他才明白了,士大夫阶层之间的争斗为什么如此血腥残酷。

  文人为什么杀人不见血。

  出手比武将还要狠辣。

  诛你十族(盛世雄主):

  “我现在才明白为什么有一句话就叫做:文人相轻!”

  “原来后面的底层逻辑,就是为了争夺对于知识的最终解释权。”

  “陈通说的没错,知识的对错有时候真不重要,重要的是争夺谁的知识才能成为唯一正确的答案。”

  “而知识的解释权,那是可以直接兑换成利益的!”

  “西方不就是经常这么干的吗?”

  “什么师生关系,那真的只是表面现象啊!”

  “背叛师门的人还少吗?”

  ………………

  李世民的眼中满是郁闷,他跟陈通的差距就这么大吗?

  他只能看到表面现象吗?

  李世民本来以为自己的回答无懈可击,可完全没有想到,背后还有一套真正的逻辑存在。

  而他根本就没有洞悉这样的逻辑。

  这一刻李世民才觉得自己的老爹实在是太过分了,像这种不传之秘,从来就没有给自己讲过,

  这还真是想把他培养成为李建成的工具人吗?

  就是想让他成为一柄锋利的长矛!

  老爹,你何其不公啊!

  ……………………

  此刻的刘邦,曹操等人也是心中震惊,陈通这家伙花了多少时间研究这个呢?

  他们都没有想得这么深入。

  最关键的问题是,他们没有处在士大夫阶层成长的那个阶段,在他们这个时代,是没有士大夫阶层的。

  所以根本不太清楚他们固化阶层的手段。

  但经过陈通这么一说,他们恍然大悟。

  杀白蛇的不都是许仙(诡道圣君):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

  “士大夫阶层用于固化阶层的手段,不仅仅是这一个内核。”

  “应该还有另一个。”

  ……………………

  我去!

  还有第二个?

  朱棣完全懵了。有没有搞错?

  这才是真正的大佬吗?

  你们处在时间的上游,甚至你连士大夫阶层见都没见过,你怎么就肯定还有第二种呢?

  陈通说这句话,朱棣都不会太惊讶,毕竟陈通处在时间的下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