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一章 我什么样子!我怎么了!

第(1/2)页

  听了赵奕的讲解,施景文都有点了想骂人的冲动。

  灵感和运气?

  这两个东西还真是学不来呀!

  但是施景文不得不承认,赵奕说的是实话,医学研究有很多都是运气,就比如发现某种新型的蛋白、细菌、病毒等等。

  一些医学研究有非常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有的都是靠运气得来的。

  比如,有一届诺贝尔医学奖,获奖的是来自F国和D国的三名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瓦丝-巴尔-西诺西以及吕克-蒙塔尼,他们发现了导致艾滋病和宫颈癌的病毒,就一起分享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巴尔-西诺西和蒙塔尼是在上世纪80年代早期从艾滋病早期病人淋巴和艾滋病晚期病人血液中,分离出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即艾滋病病毒而获奖。

  要说其他的医学专家,科研水平没有他们高,肯定是不可能的,他们的获奖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就是运气,因为他们恰巧得到了艾滋病晚期病人血液,换做是其他的医学专业,也同样可以分离出病毒,他们也只是找对了方向,做了相关研究而已。

  运气很重要,灵感也非常重要。

  比如,一个简单的研究,某种细菌可以抵抗病毒侵蚀,细菌内部会分泌出一大堆的蛋白。。

  那么研究就必须从这些蛋白中,找出一种或几种耐病毒侵袭的结构。

  这是很复杂的工作。

  哪怕是单一的细菌,也是一个大分子细胞,细胞内的成分太多了。

  如果挨个蛋白或成分去做测试,  就需要耗费海量的时间,而且不一定有结果。

  这时候就需要仔细的分析了,  有的蛋白可能性高就排在前面,  有些成分的可能性低就要排在后面,  或者根本不去进行研究。

  但是,如果判断错误呢?一切的工作都会变得没有意义。

  这时候就需要灵感了。

  到灵感的时候,  直接找出有作用的蛋白或物质,研究就会变得非常的简单,就能够快速的得到结论。

  所以,  灵感和运气对于医学研究确实是非常的重要。

  施景文叹了口气。

  他和赵奕继续探讨着一些研究的问题,两人在这方面很有共同话题,后来张宁也参与了进来,一起交流起了做研究的经验。

  赵奕在交流的过程中说的话很少,他只是耐心的听着,  偶尔会提出自己的看法。

  在不断交流的过程中,  施景文也指导起了基因实验室的构建,  他认为最应该首先完善的技术水平。

  “赵院士,  你的基因实验室,肯定是希望做世界最顶尖的基因研究,那么首先从技术上就要最顶尖。”

  “比如,一些世界最先进的基因技术,包括最新的剪切技术,都必须能做到。”

  施景文认真说道。

  基因剪切技术是医学研究领域最新的技术。

  张宁个人也在做相关领域的研究,  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找出一些修正基因的方法。

  基因剪切技术,并不是用剪刀把基因剪开,而是利用细菌体内的适应性免疫系统“CRISPR-Cas”。

  “CRISPR-Cas”,  可以使细菌侦查到病毒DNA病消灭它,  而“CRISPR-Cas”体系中,有一种叫做“CRISPR-Cas9”的蛋白质,  它可以特殊的方式寻找、剪断并最后消灭病毒的DNA。

  利用“CRISPR-Cas9”的特性,  就可以比较精确的切割基因,甚至可以扩展把剪切技术用于动物、植物的DNA,  进行有目的性的编辑加工,从而做到治疗疾病,尤其是遗传病,并获得人们想要的作物和生物产品。

  这项技术是由两名科学家,  沙尔庞捷和道德纳一起研究出来的,他们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张宁的研究领域,  也是基因修正的相关技术。

  这是底层技术的研究,是基因技术发展的动力,她的每一项成果都能促进基因技术的发展。

  “所以,想要做顶尖的基因相关研究,必须要拥有顶尖的基因技术。”

  施景文说道,“我看了一下实验室,目前你们的实验室有很多新型的设备,而且是国际最高端的,但实际上对比最顶尖儿的基因实验室,还是存在不小的差距。”

  他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认为实验设备还是不够。

  某种程度上来说,等于是给自己的爱徒张宁争取福利了。

  事实上,张宁也知道基因实验室,缺少一些顶尖设备,相关的配套并不算完善,她来到基因实验室以后,也提出了很多要求,购买了好几种顶尖新设备,总计价格超过了三千万。

  这时候,张宁就觉得要求有些太高,尤其是赵奕直接点头同意,满足了她的要求以后。

  如果再继续要求其他设备,会不会被认为是不知足?被认为是在探究实验室的底线。

  虽然张宁一心都放在研究上,而且人生履历好多年都在国外,但还是知道一些人情世故。

  现在施景文说明了张宁遇到的问题,也等于是帮助爱徒提出研发环境的要求了。

  赵奕听罢倒是没觉得怎么样,因为他本来就是想建立世界上最顶尖的基因实验室。

  他不清楚顶尖基因实验室需要耗费多少的资金,但可以肯定的是,现在的投入肯定是不够的。

  他直接开口道,“张宁教授,如果你有什么需要,可以直接说出来,就和张薇去说,张薇,你认识了吧?”

  。点头道,“认识了。”

  她们的年纪差不多,又都是做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而且也都在国内有不小的名气,肯定有很多共同话题。

  赵奕道,“我给张薇姐的权限是五亿资金,只要在五亿资金以下,她都可以直接决定。”

  “有什么需要,找她就可以了。我相信她,也相信你。”

  “现在的基因实验室,也是以你为首的,其他人都是辅助。如果有其他要求,包括设备、材料,或是人手,都可以直接提出来。”

  他满不在意的说道。

  施景文和张宁对视了一眼,都感到非常的惊讶。

  事实上,施景文并没有和张宁进行沟通,就直接和赵奕说起了设备的问题,他是想以自己的‘脸面’,帮助张宁争取更好的科研环境。

  但是,基因实验室的顶尖设备,每一台都是非常昂贵的,只简单添置几项设备,耗费的资金就会超过上千万。

  这也是生物医学研究所,没有基因实验室的原因之一。

  施景文认为赵奕答应添置顶尖设备,也会适当的拖延一下,再不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