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沃尔夫物理学奖

第(1/2)页

  在传染病防治交流会上,赵奕所做的成果报告,不断提到‘以此推测’的说法,并解释是以感觉继续研究,让医学研究人士都很不解,他们多数是依靠经验的,而不是什么‘感觉’。

  最终他们也只能把原因归在天赋上。

  “赵奕确实很有天赋啊!”

  “天才就是不一样!”

  “怪不得能做出这样的成果,‘天庆蛋白’更值得期待,可惜,想拿到手太难了。”

  “武城制药厂也肯定会提供一部分‘天庆蛋白’,用于研究吧?”

  “短时间,很难……”

  2CV-炳氢分子的成果报告只是‘开场’,传染病防治会议持续两天时间,还有许多内容要进行,并且会召开两天时间。

  赵奕也参加了两天的会议,只是感觉增长了见识,好多医学成果、研究报告,都是很偏门的,没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还真是听不太明白。

  后续真正的‘会议’,讨论国内与国际的传染病问题,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这些内容和他的关系就不大了。

  在传染病防止会议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媒体上就已经出现了相关报道,内容都是和赵奕的报告有关的,抛开赵奕本人和成果因素不谈,普通人几乎不会关心类似的医学会议。

  所以媒体报道还是集中在赵奕身上。

  和医学研究人员的看法不同,赵奕的‘感觉论’放在媒体报道上,就变成了‘合理的假设’、‘大胆的推断’、‘充满想象力的发现’。

  等等。

  这些词汇放上去,‘感觉论’一下子就高、大、上了。

  外界也出现了大量的赞扬,“赵奕就是为科研而生,无论是数学、物理,还是什么。”

  “在数学研究登顶王座后,赵奕继续开拓了生物医学领域,也有了最顶级的成果!”

  “先是2CV-炳氢分子,还有报道不多,但更加被期待的‘天庆蛋白’,人类的天敌--艾滋病,马上就要被解决了。”

  “不过,我一直有个疑惑,为什么会叫‘天庆蛋白’呢?”

  “正常情况下,都是这样。应该是有个叫‘天庆’的艾滋病人,他非常勇敢的和病魔做斗争,但最终还是倒在了病床上……”

  “也许赵奕知道这个人,或者生物医学研究所知道这个人,而他可能是为研究做出了某种贡献(比如,当实验研究的志愿者),为了纪念他的勇敢,就有了‘天庆’蛋白的名字。”

  “……”

  最后一条评论受到了广泛认可,也不知道是哪个无聊的网友,竟然还专门编纂了‘天庆蛋白’的词条,并把‘名字由来小故事’放了上去,内容写的非常的精彩,还添加了细节内容,审核竟然还通过了。

  这件事马上被生物医学研究所知道了。

  陈志刚就在中心实验室里,兴奋的说道,“你们打开浏览器,搜索‘天庆蛋白’,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噢!”

  “是吗?我看看。”

  韩辉正坐在电脑前,干脆就去按照做了,没过多久就忍不住喷笑出来。

  戴天庆正走进来问道,“笑什么呢?”

  “你自己看。”韩辉指着屏幕道,“恭喜你啊,这下出名了。”

  “什么啊!”

  戴天庆走过去看了几眼,脸色立马就黑了下来,只见小故事里记录着,“天庆是生物医学研究所的研究员,他敢于为实验献身,经常用自己的血来做实验。但一次研究艾滋病项目,因为抽血过程中的意外,不幸染上了艾滋病。”

  “他并没有自暴自弃,也没有放弃生的希望,坚持与病魔做斗争,并敢于为研究献身……”

  “最终,天庆不幸倒在了实验室中,但他为标记HIV病毒蛋白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了纪念他所做出的贡献,有标记HIV病毒效果的新蛋白,被命名为‘天庆蛋白’……”

  戴天庆黑着脸盯着屏幕好半天,嘴里忍不住骂娘出声,“我他吗的……”

  实验室里的人都笑了。的

  这时他的语调忽然一转,继续道,“……决定了!以后无论做什么实验,都绝不用自己的血!实验室里的人的血也不用。”

  实验室顿时安静下来。

  陈志刚心有戚戚的跟着说道,“我也不用了。这个故事太可怕,也太真实了!”

  “如果没看过这个故事,我还真是不怕,但我们最近一直研究艾滋病,还抽血……”

  “没准真有可能发生。”

  “是啊——!”

  ……

  赵奕研究成果报道的热度降了下去,好多人也开始真正关注起成果的后续,也就是2CV-炳氢分子药物以及‘天庆蛋白’药物的开发。

  这方面都要看制药厂了。

  武城制药厂很早就研发了2CV-炳氢分子药物,只不过没有能做到大批量生产,年后随着成果正式发布,他们也很快发布了消息--

  2CV-炳氢分子药物,进入了审批阶段,即将正式上市!

  武城制药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