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我手里真没有那么多啊!

第(1/2)页

  周浩仁和赵奕并不认识,之所以来找赵奕求支持,也是因为听说赵奕在会议上,表态说应该把更多的资金放在高端制造、精工以及材料研发领域。

  红风工业就是集合重工制造、精工制造,以及合金材料生产为一体的重工业集团,他们是国内非常重要的军工企业,同时也是一家军-工类的上市公司。

  作为军-工类的上市公司,红风工业是半自主性质的企业,也就是有大部分自主权,但牵扯到一些大方向、研发、生产之类,又会被上级、政策所限制,一些方面就显得有些尴尬。

  如果是完全自主的企业,可以自行决定各方面的投入,可以自行决定发展方向,面对市场经济的竞争,自由度高一些发展也自由。

  半自主则会受到很多限制,但好处是有政策照顾,根本不用担心订单问题,直接给国家部门制造产品,几乎没有大笔亏损的担忧,不会有企业利润率的担忧。

  但是,红风工业想实现大笔的盈利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国家部门的订单,几乎就只能维持一下成本,并没有多少利润科研。

  如果想要实现盈利,就必须从‘自主的一半’考虑,也就是面对市场经济层面的竞争,可高端制造、精工、材料等方面,国内的公司受到外部打压限制,绝大部分只能自主研发,想购买专利、进口高端设备都不可能,更谈不上和国外同类型公司竞争了。

  周浩仁是红风工业的总经理,他希望自己在任上的时候,能让公司的技术实力有所提升,不说去创造多少利润,最少也能有所发展,而不是继续被内外限制。

  所以他希望能有更多资金,投入到技术研发中,只要技术实力有提升,就能更具市场竞争力,利润自然也会跟着提升。

  红风工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份额不多,每一年的利润不能完全说固定,但上下也不会差太多,是那种非常稳定的国有企业,能自主决定投入研发的资金有限,而想要拥有更多的资金,并把这些资金放在研发上,就必须得到政策上的倾斜以及高层领导的支持。

  有了赵奕表达支持,周浩仁就比较有信心了。

  赵奕是国内最有影响力的院士,他在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以及生物医学、材料等领域,都有十分惊人的成果。

  不管是在任何研发领域,赵奕的态度都会被重视。

  很快。

  会议开始。

  这次会议是工业发展方向的研讨会,来参加的都是国-防、军-工、大企业集团代表以及相关的非常有影响力的科研人员。

  比如,航空集团就派出了十几个人的团队参加。

  赵奕正做着航空集团的项目,还成立了战鹰组,但他没有被归在航空集团,而是作为独立学者参会,而且他坐的位置还非常靠前,足以说明高层领导对他的重视。

  但是会议中多数议题和赵奕的关系并不大。

  面对这些议题的时候,赵奕就只是随耳听听,并不做投票表态,略微了解一下就可以,当一个合格的听众感觉也不错。

  有些议题,赵奕表态了。

  比如,和他关系比较大的议题,‘五代机设计、制造、服役计划’。

  这个议题是比较朝前的,只是航空集团一个代表,上台说明了一些五代机的定义,国际五代机的发展程度,以及航空集团的五代机设计、制造,随后说明了一下‘五代机设计、制造、服役计划时间表’。

  类似的超前性报告,目的就是让领导层了解、记录一下,到投入研发的时候,就容易获得审批、经费支持。

  航空集团拿出的报告说,“五代机计划两年内完成设计,六年内正式试飞,十年到十五年,开始大批量的生产’,报告里的‘五代机’指的无疑就是J-31。

  当被问起有没有其他意见,赵奕直接举手了,“我认为最少在设计阶段,时间可以再缩短一些。”

  “设计时间还能再缩短?两年已经很短了吧?”武城飞机研究所老院士孙琦,都没有举手示意,就忍不住直接开口问道。

  赵奕点头道,“五代机不止有一个,我认为应该在五代机上,花大精力进行投入。如果能快速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就能让我们的战机实现快速更新换代,能大大提升空-军的实力。”

  那是当然的。

  但是五代机的设计怎么提前?好多人心里都有疑问,有些人马上想到了赵奕的战鹰组,明白赵奕表态的原因了。

  五代机的议题目的,本来就是给领导层一个影响,并告诉所有人有了‘最先进战机’项目,以后投入技术研发、制造时,就容易要到大笔的经费支持。

  现在赵奕开口也是如此,他的战鹰组正在研发战机,具体研发的是什么不清楚,但看意思也是五代机?

  五代机的设计还能缩短?

  这肯定不是对J-31设计的信心,而是对自己战鹰组设计的信心吧?

  五代机的议题没有持续多久,只是让大家有个印象就结束了,但好多人不由得对战鹰组设计的战机产生了好奇,同时也有些专业的人感到不屑,正因为他们都是‘专业人士’,知道战机设计的整个过程、难度……

  想快速完成五代机的设计?

  不可能的!

  “赵院士做其他研究还行,战机设计?他以为是过家家吧?”

  “战机设计要考虑方方面面,这么复杂的体系,他的战鹰组才几个人?”

  “据说才刚刚组建……”

  “估计也是给自己打个气吧?给自己喊声加油……”

  “……”

  赵奕没有理会其他人的看法,他只是提前说一下战鹰组的设计,让高层领导以及其他人制造了,设计提交上去以后,审核速度肯定就会快一些,那么发动机瞄定的决策就会出来,到时候就能生产样机了。

  现在他对设计阶段都有些不感冒,很希望自己的设计变成真正的东西。

  战鹰-1短时间肯定不能指望,设计出来制造出第一架,最少也需要个两、三年,因为制造过程肯定会碰到很多问题,而发动机样机经过了详细的论证,就没多少技术障碍了,也许几个月就能见到第一台了。

  接下来就有很多和制造业相关的议题,牵扯到高端制造、精工、材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