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朝天子 第二十一章 算盘

第(2/2)页

,忽然皱着眉头认真问道:“我庆国与西胡打了几十年仗,每每看上去都是大占优势,眼看着便可以彻底解决问题,为什么每次胡人的势力总如春风后地野草,又生长了起来?”

  大皇子对于这个问题极有发言权,说道:“那是因为草原太大的缘故,由天脉南缘往西方去,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根本不知边界,一旦我大庆占了绝对优势,他们便会往西边遁去,哪里能够彻底解决。”

  “可这次我发现西胡王庭离定州城并不是特别遥远。”范闲不解问道。

  大皇子微嘲看了他一眼,说道:“胡人的王庭不是京都,也不是上京,等我们打过去的时候,他们早已经搬进了草原深处……只是如今胡人势盛,他们才敢把王庭搬到离边境不远的地方。”

  “且不说我那些年在西边与胡人作战,只说二十几年前。父皇亲率举国之军,远赴草原,意图一举扫荡干净胡人,可惜最后仍然是功亏一篑。”大皇子有些惋惜地说道:“举国之力,王师亲伐,以父皇天才般的军事才能,依然不能将胡人一举征服,更何况是我们这些人。”

  范闲听到二十几年前。庆帝率王师亲征时,脸色便已经凝重了起来,没有接话,因为他记得清清楚楚,那次西征,父亲大人范建也随侍在大营之中,而就在那段日子里,京都里发生了一次惊天之变。这次变动结束了一个女子的生命,也让自己获得了第二次生命,在瞎子叔地怀抱中,坐着马车,去往了澹州。

  大皇子没有注意到范闲有些古怪地神情。缓缓说道:“其时老单于初丧,胡人内乱,正是我大庆最好的机会,着实可惜了……而且最令人不解地是。当时叶帅奉旨交出京都守备,亲自出任大军先锋,精锐骑兵已经缀上了西胡王庭,只要父皇所在的大营再坚持三日,便能将西胡王公贵族们一网打尽,可就在这个时候,大军却忽然停止了西进的步伐,转而退回了国境之内。这才给西胡人留下了一口气。”

  范闲沉默半晌后,抬起脸来对大皇子微笑着说道:“大军撤回的原因很简单,想必那时候陛下已经知道,我那位母亲大人身亡的消息。”

  大皇子心头一颤,这才想到了已经被封存了许多年的那件大事,看着范闲强自微笑地面容,大皇子心中怜惜之意大起,不再继续这个话题。

  半晌之后。大皇子咳了一声。将话题转回了最初,说道:“纳侧妃真的不能阻止?”

  “没有人敢抗旨。所有敢和陛下对着干的人,都没有落好下场。”

  “王曈儿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至少眼下我看不到更好的选择。”

  “那……我怎么向王妃说?”

  范闲哈哈笑了起来,说道:“这个问题就不需要你考虑了,王妃自然有办法收拾一个小姑娘。”

  正说着这话,外间有人通报,王妃和王小姐过来了。大皇子与范闲对视一眼,都苦笑了起来。待那两位女子入内之后,范闲站起行礼后,不易为人察觉地观察着二人脸上的表情,在心中暗自点了点头。

  王妃依然如往常般平静雍容,王曈儿的脸蛋儿上却是微红羞怯,浑不似先前的模样,看样子被范闲赶到王妃身旁后,这位王家小姐得到了某种承诺。

  范闲在心底暗叹一声,知道王妃果然厉害,早已经抢在自己这两个大男人决定之前,就已经下了决心,为了保证自己地利益,而被迫做出了一个看似让步的选择。

  看样子呆会儿不需要王爷为难地劝说王妃,而是王妃劝说王爷一切以大局为重,莫要迕逆了宫中父皇的意思。范闲笑了笑,眯着眼睛看着这位王妃,淡淡说了几句闲话,王妃也笑了笑,两个人心知肚明对方究竟在想什么。

  在京都叛乱事中,北齐小皇帝意属大皇子接位,所以透过派在王妃身旁的锦衣卫间谍,暗中向长公主透露了范闲的行踪,险些害死了范闲。但是范闲知道这件事情与王妃地关系倒不怎么大,为了大皇子夫妻间的感情,他也一直没有对大皇子说这个事情,但是他与王妃心里毕竟还是有些疙瘩,所以这两年内,并没有什么太深的来往。

  王妃心中对范闲一直有愧疚之意,直到今日,二个相视如狐狸一笑,才将那些过往化成了春风一般,了无痕迹。

  略略闲话数句,范闲便要起身告辞,他带着王家小姐进了王府,当然要把对方带出去,毕竟宫中还没有指婚,庆国民风再开放,如果任由王曈儿这个花痴对着大皇子大眨眼睛,传出去也未免太难看了些。

  王妃假意留饭,眼睛里却闪着道清光。王曈儿却是傻乎乎地真的不想走,乞怜看着范闲。

  “走。”范闲说道。

  “师傅,去哪里?”王曈儿抬起头来,诧异地看着他,很自然地说道。

  王曈儿眼里满是恼怒之意,不肯说话。

  范闲马上将脸一沉。王曈儿不知为何。就是天生无比惧怕小范大人,下意识里站了起来,咬着牙齿跟着范闲往府外出去。

  走在路上,范闲早已经看见了王妃眼里地那道光芒,看着身旁王曈儿,不由摇了摇头,这位王家小姐虽然刁蛮无比,但如果真进了王府。哪里可能是王妃的对手,只怕将来也没有太多好日子可以过,好在王曈儿的背景够强,想必也不会过的太凄苦,王爷也不是那等人。

  二人不一会儿便来到了王府正门处,也不知范闲使了什么法术,与这位刁蛮的女子说了几句什么话,王曈儿竟浑像变了个人似地。老老实实,畏畏怯怯地跟在他身后,哪里还有先前脚踩石狮,破口大骂的模样。

  王府正门打开,管家送了出来。然后像躲鬼一样地赶紧把大门关上。范闲一怔之后笑骂了两句,心想自己也成了池鱼,转眼却看到王曈儿满脸怒容,正准备破口大骂那名管家。便将脸沉了下来,嗯了一声。

  王曈儿马上感觉到了身旁的寒冷之意,打了个哆嗦,赶紧住了嘴,老老实实地走下台阶,异常不习惯地对那名脸有鞭痕地老管家说了几句什么。

  老管家吓坏了,心想自家的小姐什么时候转了性子?旁边王家史家的家将们也吓傻了,心想小范大人传说是费介大人的学生。莫不是给小姐吃了什么药,才把小姐变成了这副模样。

  王曈儿此时就像小白兔一样。

  王府门口所有人像看神仙一样地看着范闲,心想小范大人果然名不虚传,难怪几年前陛下就让他冒充太傅,教导三皇子,这等教书育人的手段,实在是有些神乎其神。

  王家家将管家们千恩万谢地向范闲行了礼,然后带着他们家地小姐离开了王府正门。范闲看着那行人消失在街头。才摇了摇头,登了了自己的马车。

  沐风儿如今虽是启年小组的头目。但骨子里仍然是当年那个好事儿地年轻人,吞了口唾沫,小意问道:“大人,出了什么事儿了?那个母……怎么变成这样了?”

  “很简单啊。”范闲坐在马车中,闭目养神,“她如果不听话,我就打她屁股,我就让王爷娶别地女人,我是太常寺正卿,她怎么会不信?”

  “这么傻?”沐风儿鄙夷说道,谁都知道,事关大殿下纳妃,哪里是太常寺正卿能说了算的事儿,这事儿必须得皇帝陛下点头。

  “不傻地话,王妃怎么肯让她入府。”范闲闭着眼睛咕哝了一句,觉得累的不行,这种破事儿他是打死也不想再沾了,如果不是和大皇子交情好,他这时候应该早就去皇宫交了差使,然后回自己府上逗儿女去。

  半个时辰过去了,御书房内仍然没有动静。太监们有些无奈地守在房外,姚太监看了一眼身旁那人端着地羊奶与小点心,发现东西都快凉了,忍不住皱了皱眉头。

  那名小太监看了看御书房的房门,心想陛下是在和谁说话,居然说了这么久。姚太监也看了一眼那道房门,心想自己还是不要去打扰那对父子说话的好。

  除了那名新来的小太监外,旁的人并不对眼下地情况感到诧异。陛下日理万机,极少单独召见臣子超过一刻钟,但是小范大人是个例外。

  这两年里,每当小范大人入宫,皇帝陛下总是会与他在御书房内聊上大半个钟头,也不仅仅限于国事院务,甚至有几次姚太监还听到皇帝陛下与范闲在争执范家两位小孩子的姓名问题。

  有此殊荣,得此恩宠者,整个天下也只有范闲一人人。

  御书房内的情形,却与太监们想的不一样。庆国皇帝陛下看着坐在下手地范闲,开口问道:“朕意已决,王曈儿总是要入王府的,你莫要管这些闲事……说到婚事,前些日子言冰云已经娶了那女人,招商钱庄的事情,你准备什么时候向朕交代?”

  范闲眼色微变,赶紧低头掩饰。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