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未雨绸缪

第(2/2)页

下徐州,都能挡住袁谭从青州南下的步伐,只能困于一州之地,再也蹦跶不起浪花。

        这一样一来,袁谭便只能向自己服软,袁家之内,再也没有可以反抗自己的力量。

        自己会整合袁谭的势力,打造一个无比强大的袁家,争霸天下!

        他想着想着,忍不住又拿起一只瓶子,将里面的粉末倒在嘴里,脸上露出了诡异的笑容,再度陷入了美好的幻想中。

        洪氏在门外向里看去,见袁尚状若癫狂,只得将门掩上,免得被外人看到。

        她心下悲戚,外人都羡慕她的身份,谁知道她自己的苦楚呢?

        袁熙和孙礼回了家,府邸内气氛颇为欢喜,郭嘉带着姬妾去见妻儿,太史慈也去找自己家眷,曹宪去找母亲环氏和两个妹妹,各处屋里多有欢声笑语传出。

        只有赵云在后庭独自练枪。

        这次他用的是真枪,一柄铁枪用起来神出鬼没,时而风声大作,时而寂静无声,仿佛活过来一般。

        枪头如蛇信一般,倏忽出现,又突然消失不见,藏于赵云身后。

        等枪头寒光再度亮起,已经是刺穿了他面前的木桩,留下了一个前后贯通的孔洞。

        袁熙看得背心发凉,他竟然没看清这一枪是如何使出来的!

        他不由嫉妒起赵云的天赋来,自己也好想横枪立于敌军之前,枪挑大将,吓退万军啊!

        不过他有自知之明,这辈子是再也别想达到这种高度了,名将之所以是名将,不仅在于他们的自律,还在于天生的过人天赋。

        能久经战阵活下来,本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死于战阵的,肯定也有天才,但历经战阵不死的,是天才中的天才。

        赵云一套枪使完,脸不红心不跳,袁熙开口道:“子龙兄似乎心情不太好?”

        赵云沉声道:“子龙不会误了公子的事情。”

        袁熙心里一笑,他这算是摸清楚了赵云的心理状态了,这话意思就是他确实有些担心,但不好明说出来。

        赵云应该是敏锐地感受到袁熙过继之后,随之而来的麻烦和危机。

        袁熙这一支另立门户后,袁氏的支持变会大大减弱,两便关系也会变淡。

        袁熙相信赵云不会因为袁杏的事情影响大局,赵云担心的,只怕还是在邺城中,有人会威胁到袁熙身边人。

        袁熙思忖起来,现在府中的人,都要尽早安排离开,免得将来想走也走不了。

        太史慈和郭嘉的家人倒好办,直接带走就是了,就是环氏母女有些麻烦。

        虽然他也能强行带走,但这样的话,等于是违背了之前袁曹谈判的条件,算是公然抢夺曹操姬妾,这种做法无疑在士族内是不受欢迎的。

        真要想将环氏带走,还要些冠冕堂皇的正当借口才行。

        此时环氏屋内,她将曹节支开,正悄悄和曹宪说着话。

        听着曹宪说起这些日子和袁熙的事情,环氏脸上有些发烫,又有些不可置信道:“几乎什么都做了,就差最后一步?”

        “公子不会是身体有隐疾吧?”

        曹宪脸色发红,悄声道:“怎么会,我看他和吴昭姐姐就.挺正常的。”

        环氏一僵,“那是为什么,你惹公子不高兴了?”

        曹宪想了想,说道:“公子也曾提起过,他说女子若是早生孩子,会对身体不好,还对我解释了一大通道理,不过我听得似懂非懂。”

        古代女子早育,是因为古人寿命短,所以需要早婚多生后代,但这却让女子过早生育导致寿命下降,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不过这也却是最残酷的优胜劣汰,能坚持下来的,自然身体比一般女子要强,就这么一代代筛选下来,才保证了后代的健康。

        不过这都是用女子的寿命换来的,只能说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

        环氏听曹宪说了这番话,疑惑道:“还有这种道理?”

        “我也曾看过医书,却是不曾听闻这种道理。”

        她心道怕不是袁熙在骗曹宪,怕不是他喜欢年纪大的?

        不过这也倒罢了,曹宪迟早会长大,但袁熙真要如传闻中喜欢人妻怎么办?

        曹宪道:“公子见识很不一般呢,常常说些妾闻所未闻的事情。”

        她随即担心道:“我的事情且不说,我最担心的是阿母。”

        “我听说公子过继后,便要带家眷离开邺城,可阿母怎么办?”

        “阿母现在的身份,还是那曹操的姬妾啊。”

        环氏咬着牙,犹豫了一下,才毅然说道:“我走不了,你们可以。”

        “到时候你带着两个妹妹离开便是了。”

        曹宪听了,摇头道:“公子肯定会有办法的,我这就去求公子。”

        环氏低喝道:“不许去!”

        “公子将来是要做大事的,你们的将来也要着落在他身上,不能因为我的事情拖累他!”

        曹宪听了,含着泪点了点头。

        此时的下邳郡郯城中,一位老者正在给陈登诊治。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