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显露獠牙

第(2/2)页

生死关头,刘备既然主意已定,当下再反对也是没有意义,只得领命。

        刘备拍马来到惶惶不安地百姓面前,吼道:“各位乡亲父老,听吾一言!”

        “如今遭逢敌人,北面郯城已经不能去了!”

        “各位现在由北向东,进入广陵避难!”

        “徐州牧袁使君与吾相厚,必然能庇护尔等!”

        “在这之前,我为各位挡住敌军,请诸位速逃!”

        百姓听了,纷纷跪下道:“吾等愿意和使君同生共死!”

        陈到喝道:“诸位赤手空拳,怎挡刀兵?此地马上就要接战,尔等速去!”

        一众百姓听了,这才不情不愿起身,想携往广陵方向逃去了。

        刘备打马来到马车前,对着车里道:“两位夫人,去广陵的路上多有沼泽河流,急难行进,到时候只能听天由命了。”

        窗帘掀开,露出刘备夫人和甘夫人的脸来,备女儿躲刘备夫人身后,探出半个脸来,脸上露出惴惴不安的神情。

        相比神色有些惊慌的甘夫人,刘备夫人却是果断道:“好,留在这里也是妨碍夫君,我们先走!”

        说完她对车夫道:“马上走!”

        刘备望着离去的人们,吩咐陈到:“派人去下邳求援,让其不要守城了,速速前来会合。”

        陈到连忙派人出发,又出声道:“这一来一去就是数百里,即使两位将军赶到,也是几天后了。”

        刘备也知道来不及了,叹道:“我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喊杀声已经在四处想起,陈到建言道:“不如把兵士混入逃难的百姓中如何?”

        “十几万百姓,混入一万兵,外人根本看不出来,等敌人一到,便猝然发难偷袭,岂不是好?”

        “不然天黑结阵,只会被被敌人针对性击破,只怕天明都撑不到。”

        刘备犹豫起来,这等于是拿百姓当挡箭牌!

        但他也不得不承认,面对未知的敌军,自己这便一点胜算都没有。

        因为据回来的探子估算,对方的兵士,远比自己这边的兵士人多!

        他犹豫了一下,数道:“你带三千兵,藏于百姓人群,我带七千兵,尾随于后。”

        “到时候敌军若来,可两面夹击。”

        陈到也觉得此法比自己提出的稳妥,当下领兵去布置了。

        刘备转头对其掾属道:“武将留下,文官先走!”

        众人听了,当下不敢怠慢,武将结阵,文官仓皇混入百姓中遁走,只恨爹妈少生了两条腿。

        曹仁骑马立于阵前,对荀攸道:“先生神机妙算,将他们逮个正着,仁佩服地五体投地。”

        荀攸摇晃着羽扇,微笑道:“此事不难,行军十之八九,要沿着大道河流,虽然徐州河流很多,但渡河的地点相对选择也很少。”

        “下邳到郯城到道路地点,很多都是不合适的,将其排除掉,剩下的自然就是他们的行军路线。”

        不多时,不断有探子来报,曹仁听了,对荀攸笑道:“刘备竟然自寻死路,护着百姓撤退!”

        “这样一来,他们一个都跑不掉!”

        “现在我们就衔尾攻击刘备军,将其一网打尽!”

        荀攸听了说道:“不可。”

        “其困兽犹斗,反而徒增我们损伤。”

        “将军当要明白,我们最大的目标是谁,在此之前,无需徒增损伤。”

        曹仁目光一眨,“先生意思是?”

        荀攸眼中厉色一闪,“趁着夜色,直接攻击百姓!”

        “趁其慌乱溃散,驱其冲击刘备军,必然让其大溃!”

        “到时候这十几万人散于广陵,那凶虎若是来援,我们方好浑水摸鱼!”

        曹仁听了大喜,“先生英明!”

        他随即招手,对身后李典夏侯恩等数十员曹营将领道:“诸君奋进,立功便在今日!”

        众人轰然领命。

        只见一支支曹军队伍,在各个将领的带领下,向着逃难的百姓分割包抄而去。

        徐州多是平原,百姓根本无法藏身,不久他们便遇到了百姓的逃难队伍。

        曹军如狼入羊群,凶狠地扑了进,其一手长刀,一手火把,见人就杀,见车就烧,顿时黑夜中哭声惨叫震天。

        而北面一百余里处,数支曹军队伍正在围困郯城。

        领头的赫然是曹操和程昱!

        曹操竟然派了三路大军,将其麾下绝大部分的兵力,都投入到了这徐州战场!

        不过熟悉他的程昱丝毫不惊讶,毕竟曹操实力尚弱时,就敢谋划偷袭邺城,如今势力壮大了数倍不止,自然对徐州势在必得!

        曹操望着远处的郯城,面上却是少见地露出了一丝忧色,“还没有发现凶虎的踪迹?”

        “仲德觉得,他最可能出现在哪一路?”

        “或者说,那些求救急信都是幌子,他实际上放弃东海了?”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