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闻所未闻

第(2/2)页

天子想要加强皇权,其他三方想要利用皇权为自己谋取利益。”

        “完全的皇权集中,已经被秦始皇证明是不可行的,所以汉高祖立朝之初,便做了很多种尝试,和皇权以外的势力妥协。”

        “虽然这些尝试有的并不成功,后面还发生了吕后外戚干政之事,但好歹是形成了一番相互制衡的局面。”

        “即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诸葛亮听了,出声道:“这便是先汉之所以兴盛的原因,有什么问题吗?”

        <div  class="contentadv">        袁熙沉声道:“不,问题正出在这里。”

        “我认为,这便是先汉覆亡的根本原因。”

        “这个最早的因,出自于先汉的文景,而不是后汉的桓灵!”

        此话一出,诸葛亮和黄月营头脑发懵,怎么后汉的事情,扯到先汉去了?

        袁熙看到两人神情,知道他们一时间无法接受,出声道:“桓灵除了听信谗言外,还做了一件败坏朝纲,影响极坏的事情,孔明觉得是什么?”

        诸葛亮毫不犹豫道:“卖官鬻爵。”

        为了获取钱财,汉灵帝下诏,所有官职明码标价,根据官职的实权与主低来估算价格,上至三公,下至县官,都可以花钱买,曹操的父亲曹嵩,就是花了一亿万钱买的太尉。

        即使是朝廷正常的人事任命,官员也得花钱,不花钱就不能当官,导致有很多清廉的士人因为付不起钱而无法上任。

        这种做法,其实就是逼着人贪墨,诸葛亮出身世家大族,对此应该是深有体会,所以他对桓灵而帝的痛恨,应该是发自肺腑的。

        他见袁熙一副确实如此得神情,愤怒道:“身为天子,却发布如此恶法,纵容天下贪赃枉法,天下大乱的起源不是他们,还能是谁?”

        袁熙心道果然和自己猜测的一样,其实从后世的很多记载来看,诸葛亮并不是对汉廷愚忠的那种人,他的忠心,绝大部分是回报对他有知遇之恩的刘备而已。

        否则的话,刘备称帝的时候,他应该像荀彧反对曹操称魏公一样,做出相似的举动了。

        但事实证明,诸葛亮并不是不知变通的人,当时的汉廷已经无破烂不堪,诸葛亮也没有试图拯救,而是想办法开创新朝。

        这便是自己说服他的突破口。

        袁熙缓缓道:“孔明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那便是为什么有的士族那么有钱,连三公都可以买得到?”

        “他们的钱是从哪里来的?”

        诸葛亮一怔,下意识道:“因为他们出身大族,广有田地,这上百年的积累,所以.”

        他突然反应过来,怔怔不语。

        袁熙微笑道:“孔明说的没错,确实是他们攒下来的。”

        “但为什么他们能攒的下来,只怕孔明心里比我明白吧?”

        诸葛亮此时真正认真起来,他发现袁熙将一个之前自己不想触及,却又无法避开的问题,赤裸裸的放在了自己面前。

        为什么世家大族有那么多土地?

        诸葛亮立刻陷入了沉思,以他的才智,岂回不明白袁熙一直在诱导着自己,整整绕了个大圈子,便是为了刚才那句话。

        天下的祸根,不是在于桓灵,而是文景!

        想到这个答案的同时,诸葛亮猛然间陷入了迷惘。

        先汉兴盛,不是因为文景之治吗?

        为什么对方会说这是种下了祸根?

        等下,他说桓灵卖官鬻爵,那文景之治发生了什么?

        汉文帝做了什么吗?

        他无为而治,减轻税赋,宽政待民,许给诸侯王极大的权力,包括私铸钱币等,对匈奴采取防守政策.

        诸葛两一直没有向同一个问题,为什么汉文帝减轻税赋,最后反而朝廷富足了?

        世家大族的钱财来源.世家大族的形成.汉初华夏一片白地,连高祖都凑不齐四匹同色的马,但文景之治后,钱币粮食溢出仓廪,这有什么不对吗?

        等等,袁熙的的意思是说.

        他不也是出生身于世家大族吗,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

        诸葛亮灵光一闪,震惊的抬起头来,“使君真正的意思,难道是因为世家大族大量聚敛土地?”

        袁熙如释重负,“我还以为孔明会逃避这个想法。”

        诸葛亮震惊了,黄月英也震惊了。

        出身于汝南袁氏的袁熙,为什么会这么想?

        他经历了什么?

        黄月英震惊的同时,忍不住看向坐在袁熙背后的吕玲绮,心道这难道是吕布的想法?

        结果她发现,吕玲绮好像根本没有现在听,而是神游物外,手里还在抠着脚丫,显然是时间长了腿坐麻了。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