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第 91 章

第(2/2)页

家里又是添丁之喜,还真是让人羡慕呀!”

        “只要贾瑚从黔中赈灾回来,贾家怕又更强盛了一些。”

        京城中对贾家也是议论纷纷,大多是羡慕的。

        洗三如期举行,接生的婆子看着来了这么多达官贵人,高兴得不行,洗三的时候漂亮话一茬接一茬,都不带重样的,贾母听了也乐得不行。

        “这下只等元春肚子里的孩子平安出生了。”尤氏看着元春大着肚子也过来了,道。

        贾母笑眯眯的看着元春的肚子,道:“只希望元春能接着蓉儿媳妇的好福气,一举得男。”

        其实贾母也不重男轻女,只是,这个世道就是这样,如若没有儿子,庞大的家产也无人继承,比如林家,黛玉只能继承一半的家产,另外一半是要上交的。只要第一个生的是儿子,元春以后就没有什么压力了,以后生的孩子不管是男是女,都是好的。

        “对对对,元春,你等下多抱抱蓉儿那孩子。”王夫人也道。

        王夫人的想法和贾母的差不多,第一胎生了儿子,以后不管生男生女都可以,如若第一胎生的是闺女,那第二胎压力就大了。

        “好!”元春高兴的应了一声。

        就在洗三之时,宫中来人了,贾敬带着贾珍和贾蓉连忙迎了过去。

        “贾大人,皇上听闻贵府第五代孙出生了,皇上与贾侍郎君臣和睦,特意让洒家给小公子送来了一些东西,皇上还问,贾家小公子取名了没有,如若没有的话,他想给小公子赐一个名。”公公笑眯眯的说道。

        听着这位公公的话,贾敬心中咯噔了一声,随即脸上挂着笑道:“多谢皇上,正好,我们全家人都在为孩子的名字发愁呢,如若皇上肯赐名字,那是再好不过了。”

        “那好,那洒家回去复命了。”公公笑眯眯的十分客气。

        “今天好日子,公公用一杯酒再走?”贾敬道。

        公公想了想,道:“也好,贾家小公子的洗三酒,洒家确实也应该尝一尝。”

        贾敬将这位公公迎到了酒桌旁,贾蓉连忙倒了一杯酒递了过来,这位公公将酒一饮而尽,喝完之后,笑了笑,来到接生婆面前,从身上摸出一块玉佩,快速丢进了洗三盆中。

        接生婆见状,嘴里连忙说起了吉祥话。

        做完这一切,公公对贾敬道:“贾大人,洒家真的要回去复命了,就不在此耽搁了,告辞。”

        “管家,快送送公公。”贾敬道。

        管家连忙跟上,等出了府,管家掏出荷包请这位公公喝茶的时候,这位公公却拒绝了,“今日已经喝了酒,这茶下次再喝。”

        说完,这位公公便带着人快速的离开了,留下管家摸不着头脑。

        等公公走后,场上的气氛又热闹了起来,直到洗三礼结束。

        接生婆婆还是很有眼色的,放在盆里的金银骡子锞子她全部收了,但是像什么玉佩,她规规矩矩的还给了主人家。

        贾敬仔细的端详玉佩,看清楚后,他闭了闭眼睛,果然,宫里的那两位都知道了,这个玉佩便是所有皇家人都有的,虽然不能代表身份玉牌使用,可是,意义也非同寻常,看着玉佩贾敬安慰自己,这样也好,证明上面那两个人已经认可了蓉儿的孩子。

        “来人!”贾敬叫了一声。

        伺候贾敬的小厮进来了,“老爷,您叫我?”

        “把这个玉佩给蓉儿送去,让蓉儿媳妇好生给孩子保管着,莫要弄丢了,等孩子长大,再把玉佩给孩子。”贾敬将玉佩装进了一个小盒子中,递给了小厮。

        “是!”小厮将盒子拿给了贾蓉。

        贾蓉打开盒子仔细看了一下玉佩,不愧是祖父,出手就是大方,这玉佩玉质通透,摸上去温润细腻,是上好的佳品,玉佩雕刻成蟒的样子,雕工十分的精美,只不过为何是蟒?家中好像没人属蛇。

        秦可卿也有贾蓉一样的疑惑。

        “蟒袍,或许是希望咱们家的孩子能一直着蟒袍,所以刻了一个蟒纹玉佩。”贾蓉觉得自己恍然大悟。

        秦可卿心中觉得不是,却不知道什么地方说不上来。

        “不管了,老爷送的东西,我会好好保存好,等这孩子长大,就给他戴上。”秦可卿道。

        “贾家第五代是从木的,取什么好呢?”皇帝在纸上写着带木字的字,有些苦恼。

        “皇上,这是太上皇那边派人送过来的。”钱良拿了一个奏本进来了,他将奏本双手呈上。

        皇帝拿过奏本,翻看了起来,他打开奏本,发现上面只写了一个字,楠。

        皇帝看着楠字,瞬间无语,然后就开始生闷气。

        “皇上?怎么了,太上皇责骂你了吗?”钱良有些担心,以前太上皇就喜欢这样送过来一个奏本,上面全是责骂皇上的话,骂皇上哪里做得不够好,已经有许久没送奏本过来了,没想到今日又送了一本,难不成是怪罪皇上给宁国府送东西了吗?

        “没事儿,只是朕的活儿被别人给抢了。”皇帝长叹一口气,心中格外的不爽。

        “你去问问今日去宁国府的太监,他们在宁国府都干了什么?”皇帝道。

        “是!”钱良连忙下去办了

        事情也不难查,钱良一去打听,公公就全部交代了,无非是他们出宫之前被太上皇给叫了过去,太上皇给了他一块玉佩,如若贾家的主子请他吃酒,就让他喝一杯,并将玉佩放到洗三盆中。

        皇帝听完,冷哼一声,道:“当初做得那样决绝,现在又来显示自己的温情,他这是想感动谁?”

        钱良不敢说话,这时候守在门口的小太监进来禀报,“皇上,敬事房的人来了。”

        “让他们进来吧。”皇帝道。

        敬事房的人端着绿头牌进来了,皇帝看着绿头牌上的名字,道:“好久没见贤嫔了,今日去贤嫔那里吧。”

        皇帝来到贤嫔宫里,贤嫔的宫殿很冷清,伺候的人并不多,皇帝来到贤嫔这里时,贤嫔还捧着佛经看着,等皇帝来后,她连忙起身行礼。

        “起来吧,最近身体怎么样?之前听说你感染风寒,现在可好些了?”皇帝坐下问道。

        贤嫔起身,脸上露出一个温婉的笑容,道:“只不过是嫔妾贪凉多吃了两碗冰,已经请太医看过了,没有大碍。”

        “虽然天气热,也不能太贪凉,吃多了冰碗,对身体不好。”皇帝关心道。

        贤嫔笑着认错道:“臣妾知错了,臣妾以后会注意身体的,皇上也是,皇上日理万机,更要保重好身子。”

        “你刚刚在干做什么?”皇帝问道。

        “在看《金刚经》,去年去看铎儿的时候,他给嫔妾说的就是金刚经,嫔妾都听不太懂,等今年去看他的时候,嫔妾希望能多和他说几句。”贤嫔道。

        “抱歉!是朕不好。”皇帝道。

        贤嫔温和的笑了,道:“皇上有皇上的难处,嫔妾理解,从来没有怨过皇上,而且皇上也时时过来陪伴嫔妾,嫔妾已经很知足了。”

        皇帝怜爱的看着贤嫔,后宫女人那么多,像皇后,为了皇后的尊荣,为了自己的娘家,为了儿子的前途,机关算尽,只有这个女人,爹不疼娘不爱,受了委屈也只能往肚子里咽,他也想补偿这个女人,可是他身为皇帝也有太多的无奈。

        “把《金刚经》拿过来,朕和你一起看。”皇帝道。

        “好!”贤嫔拿着《金刚经》依偎在皇帝身边,听着皇帝给她讲解着晦涩的经文,心中没有觉得幸福,只觉得凄凉,她无数次的想一了百了,可是,她十月怀胎的孩子还在宫外,她这个当娘的不活着,提醒着皇上他还有一个孩子,那孩子怕早被这个天底下最尊贵的男人给忘干净了。

        她甚至都不敢露出抱怨的目光,更不敢说着不满,她害怕这个男人因为太过于愧疚而逃避,她只能装出一副知足的模样,在这个男人来的时候,委婉的提醒着这个男人,他还有一个儿子呢。

        第二日,皇帝神清气爽的起床了,他看着还在熟睡的贤嫔,让宫人莫要吵醒她,然后这才去上朝。

        “皇上今日心情不错,看来贤嫔娘娘伺候皇上伺候得不错。”钱良看着轿撵上的皇帝,脸上挂着微笑,道。

        皇帝轻声一笑,道:“她性格温柔和顺,也不爱出宫走动,自然没有染上世俗的污秽,她的眼睛向来都是干净的,没有野心勃勃的欲望,和她在一起,确实感到轻松。”

        皇帝承认自己喜欢去贤嫔宫里,贤嫔从来不会在他去的时候,提一些乱七八糟的人,一些乱七八糟的事,她永远都是那样干干净净的,温柔和顺又知足,只不过他是皇帝,不能独宠一人,甚至他都不敢给贤嫔过高的位份。

        钱良如何听不懂皇帝的意思,后宫的那些娘娘们见到皇帝就想让皇帝给自己的娘家人升官发财,自然不受皇帝待见,只是,她们的家族把她们送入宫,本来就是为了家族,像贤嫔娘娘那样的,真的是很难得。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