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60亿的投资】

第(1/2)页

这天,林正杰带着属下来到金钟域多利兵房,站在上个月‘高价购入’的地皮上,他有些在心中感慨不已。

    想当年,金钟的商业地皮最高被炒到3.5万港币每平方尺。而如今,泰富集团仅以8亿港币就买下11万多平方尺的商业地皮,和记每平方尺才8000港币每平方尺不到。

    事实上,这一波地产周期需要到1987年股灾前,才能达到1981年的巅峰。

    “那边的地皮有多大?”林正杰指着域多利兵房剩余的商业地皮,询问道。

    据他的猜测,那幅地皮应该明年也会拍卖。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染指,明年肯定也是泰富集团拿下。

    陈伟忠马上回答道:“差不多是17万平方尺,这个数据我们是从港府那边得知的,应该不会错。而且,港府也有意最近一年时间,拿出来拍卖。”

    林正杰点点头,说道:“所以说,我们在规划设计的时候,要将这幅地皮纳入进来,进行一个统筹规划。上个月拍卖的作为‘泰富广场一期’,明年拍卖的作为‘泰富广场二期’,中环缺乏这样的大型购物中心商业综合体,所以前景大有可为。甚至,我们要规划一个‘泰富广场三期’。”

    初任这个项目的李国基,马上问道:“这周边只有那边的湾仔星街有可发展的地盘,如果通过地下通道进行连接,那么三期工程便可以融为一体。星街那边的地盘,可以慢慢的收购起来,然后进行并楼。”

    林正杰满意的说道:“看来你在这边地理下了点功夫,不过,我就是看中星街那边的地皮,可以打造泰富广场三期工程,而且最好连接上皇后大道东。当然,此时只需要我们几个得知就是了,以免被人‘打钉楼’。”

    “是,老板。”

    众人眼神充满着兴奋,这可是一个超级大工程,一旦完成,泰富集团的商业地产业务将上一个大台阶。

    林正杰接着说道:“泰富广场一二期的设计方面,要充分考虑到‘商业综合体’性质,比如用‘地上三层’和‘地下两层’作为一个购入中心,再将‘地上三层’作为底座,上面修建四座一流的商业大厦,其中两座作为写字楼大厦,其中两座作为酒店大厦和酒店式服务公寓。当然,为了考虑交通上的方便,底座可以分成两个或者三个,中间有马路。”

    香港的停车场自然非常珍贵,是不可能地下一层和地下二层作为停车场的,而是作为商场;而泰富广场的停车场自然也会仅提供少量的停车位,但金钟这边有其他停车场。

    李国基将林正杰的话记在心中,晚点和规划设计师沟通的时候,老板的意思当然是最重要的。

    “好的,我记下老板的建议了。我们已经联络好规划设计师,尽快将一期工程进行设计好,争取能在年底进行动工。”

    林正杰听闻李国基的话,有些意外的说道:“时间上来得及不?”

    李国基马上信心十足的说道:“来得及,就是加班加点也要来得及。我主要是这样认为的,这个项目投资巨大,而香港中环缺少这样的超大购物中心,所以尽快进行施工,争取1989年初便可以第一期开业。”

    林正杰点点头,说道:“你说的也有道理,好,就争取今年动工,第一期工程包括购物中心、一座写字楼大厦、一座酒店及服务式酒店公寓的大厦。”

    今年还有八个月时间,开工也完全是来得及的。

    这毕竟是香港中环,不可能让建筑物的工期很长,否则就是浪费大量的金钱。

    至于‘泰富集团中心’,那是因为足足高70层,建筑物越高,造价越高,难度越高,所以今年3月份动工,1989年才能投入使用,工期也就长了一年时间。

    回到泰富集团。

    林正杰在办公室里思考起来。

    泰富集团最近又贷款十亿港币,用于‘泰富广场’的地皮和建筑初始资金,总债务达到37亿港币。

    现金流方面,差不多还有10亿港币出头,另外有2亿本金拿去投资外汇。

    整体来说,问题不大。

    毕竟今年后面三季度正常盈利9~10亿港币没有问题,外汇亦有可能赚个4亿。

    所以37亿的负债不算什么,恒隆银行承诺给泰富集团的10亿贷款,还可以拿出来。

    “要马上安排投资日本的商业地产,直接购买大厦比较方便!”

    直接购买商业物业,是最简单的投资模式,可以省掉很多麻烦。距离广场协议还有五个月时间,时间非常的充分。

    实际上,在1985~1990这几年时间,就商业地产来说,香港的涨幅应该和日本东京差不多,可能会有一点差异,但并不大。但真正需要考虑的是,是日元的升值,所以实际上涨幅可能就是日本的两倍。

    林正杰叫来陈伟忠,说道:“马上组建日本地产事业部,我们泰富集团要投资日本的商业地产。”

    陈伟忠被这个投资弄得措手不及,连忙问道:“老板是想投资建设,还是投资物业。”

    林正杰说道:“当然是物业,特别是日本东京的物业,比如银座的大厦。今年我打算凑集资金20亿港币,在日本东京购入写字楼大厦、商场等。”

    他决定在香港贷款20亿港币,然后兑换成日元。

    毕竟如果日元贷款,那么还的也是日元。

    陈伟忠说道:“恒隆银行承诺给我们贷款10亿港币,我们还需要另外借款10亿港币,要不去各子公司借一下,利息更低。”

    林正杰突然想到什么,说道:“可以去港灯借款10亿,反正他们资金要明年才会动用。另外,投资日本商业地产的事情,我打算让会德丰集团也参与,他们拿出10个亿来,晚点你和袁天凡一道促成此事,可以合组一个投资企业。”

    港灯拥有20亿的资金,上次购买长实手中的国际城市股票,他都没有肯动用。因为长实手中的股票,价值足足25亿。

    一旦购入,固然可以在未来六七年回报巨大,但港灯明年就要收购赫斯基。

    而且林正杰看得出来,李家成最擅长的是‘坐地起价’,可能他刚答应1.6港币每股,后面又会提价。所以,他也不想任由他摆布。

    陈伟忠点点头,说道:“好的”他犹豫了一下说道:“老板,今年我们还需要在官地拍卖会上拿下300万平方尺的楼面储备地皮,怕是也需要9~10亿。”

    林正杰说道:“就拿利润去拍卖就是,明年再继续借债。这两年正值好机会,债务可以稍微高些也无妨。”

    明年借债是为了投资‘泰富广场’第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