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罐头工艺

第(2/2)页



在中国文化之中,羊肉一直是净肉。是达官显贵所用。小老百姓根本吃不起羊肉。这也是为什么便宜坊在北京不怎么上档次的原因。

北京顶级酒楼之中,无不是以羊肉为尊。

但是千里迢迢从关外,或者从辽东送到北京的羊,是有数的。有好事者说,北京日食万羊。但是真要说起来,这年头羊也不大。北京人口百万,达官显贵,皇宫外戚。这么多人消耗万头羊。多么?

而且民以食为天。周梦臣不相信,大明消耗不了这些罐头肉。

周梦臣估计,这种最原始的罐头,大概能够支撑三个月上下。而三个月,如果走水路的话,足够将这一批罐头送到大明消费能力最强。不,是整个时代消费能够最强的地方了。

不是别的地方,就是江南。

其实大明各地都有养羊的,但是都比不上草原上得天独厚的环境。

周梦臣估计,辛爱所有的羊,大概在一两百万头上下。但是这羊可不能一次都杀了。每年能杀的也不是太多,能有几万头也就顶天了。对江南的市场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于是乎,周梦臣内心之中一个以粮换羊的计划已经慢慢形成了。

至于将来怎么操作,先不去想。

毕竟,想利用商业来打击鞑子。前提是这个商业模式先成立。只要这个关系确定了。将来有的是办法。

一瞬间,周梦臣对这个技术表现出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他说道:“不错,不过,你们还有一些不足的,拿你们的实验记录拿来。”

王素微微一愣,立即说道:“是。”转眼之间,将实验记录给了周梦臣。

周梦臣匆匆一看。发现有太多的疏漏的地方了。

周梦臣是谁?

虽然他最终没有走上科研的道路。到底是经过完整实验室培训的。对做实验的整体流程与细节把控。当代估计没有人比得上他。而王素心思巧妙。但是到底还年轻,才十几岁。而且之前实验周梦臣虽然做出了一些指点。更多是他们自己摸索。

在这个时代属于开拓者的。虽然创新精神可嘉。但是很多地方都太粗糙了。

周梦臣二话不说,从一边抽出一根铅笔。一边给王素解释,一边在实验计划上,大刀阔斧的修改。好一阵子,王素再次接过了自己的实验记录,发现上面已经面目全非了。王素自己都不认识了。

周梦臣顺手,将王素的铅笔放在自己的口袋之中。说道:“怎么有什么不懂的吗?”

虽然毛笔还是这个时代的主流。但是周梦臣觉得在现场办公,比如在工地,在实验室的时候,毛笔有些不方便。也就用起来铅笔。而铅笔根本没有什么工艺上的难题。有周梦臣带头,在周梦臣的徒子徒孙之中也算流传开来了。

只是这年头任何东西都是短缺的。王素用铅笔也是有配额的,用完了就要自己去买了。他眼睁睁地看着周梦臣将自己的铅笔撞进口袋之中,却不敢说什么。听周梦臣一问。留恋的看了一眼铅笔,立即说道:“师祖,如果按你的计划来办。需要不少各种肉,还需要几台显微镜。我这里都没有的。”

周梦臣说道:“去找你师傅,就说我说的。先批给你一百两银子,至于显微镜,我记得医学院有两台?”

王素立即点头,说道:“正是。”

而今整个大明最贵的科研仪器,就是显微镜。即便大同书院也不多。

周梦臣说道:“全归你了。不过这一件事情关系重大。你一定要办好。而且越快越好。”

王素兴奋得忘记了自己的可怜的铅笔,说道:“请师祖放心。我一定将这一件事情办得又快又好。”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