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第(2/2)页

人的。

  是的。虽然在年龄上,不过四五十岁,在后世还算年轻。但这些人身体过度透支,忍饥挨饿。从外表上看,根本就是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头。头发胡子全白,身子非常瘦弱。瘦弱的就好像一把骨头外面包了一层皮而已。

  对于大部分老弱来说,这一次能回来,是莫大的幸运。因为他们这一次如果不能回来。估计一辈子都不用想回来的事情了。因为他的生命已经到了尽头。

  今年的情况下,鞑子绝对不会给这些老人口粮的。

  周梦臣叹息一声,将殷正茂召来。说道:“这些人我准备将青壮全部留在你这里屯田,玉林周围其实可以屯田的,特别是靠近兔毛川可以灌溉。虽然说,土地面前有限。但是这里多种一些粮食,后面就可以少转运一些粮食。而今玉林城而今的人手也有些单薄。这些人交给你,等事有万一,你也可以一用。” 

  其实,大同而今负担玉林驻军,负担并不是太大。

  但是在周梦臣看来,玉林距离青城太近了,简直最好的北上基地。如果有一天,周梦臣突击青城的话,玉林这里定然是大军后勤辎重重地。

  毕竟,大明军队决计不可能脱离粮道行进太远的。

  加强玉林从来是周梦臣要做的是事情。

  而今从鞑子过来的壮丁,其实并不是太多的。只有四五万上下。其实说是壮丁,其实也有不少水分的。但是周梦臣在这上面却没有与鞑子多计较的意思。

  只要是中国人就行了。

  这些人与鞑子有血海深仇。比大同百姓与鞑子的仇恨更多。而且熟悉鞑子地方情况。适应当地气候。又能在鞑子的压榨下存活下来,这说明这些人的身体一定是不错的。

  周梦臣甚至有一种立即将这些人征召为兵的冲动。

  但是细细想想,却不合适。

  第一周梦臣手中的兵力虽然还没有到满额。但数量也不少了。剩下的唯有骑兵还有缺额。毕竟一来马芳带着了万余精骑,二来周梦臣手中的战马足够,想要组建五万骑兵。

  这才有缺额。但是周梦臣不想直接将这些人补充到骑兵。

  原因很简单,大明的惯例,最重骑兵。凡是骑兵都是下面佼佼者。从步卒之中挑选出来。除却一些实在不会骑马的士卒外,凡是能够成为骑兵的,都是精锐之中的精锐。

  这样是大同骑兵战斗力的保证。

  周梦臣准备花一两年的时间,对大同军队进行一系列训练。淘汰一些弱者,将其中精锐补充进骑兵。周梦臣不想打破这个过程,而且之前他手中也没有钱,差点连兵都养不起了。所以保持缺额有助于缓解财政压力。

  其次,就是为了这些难民着想。

  他们刚刚从北边回来,身体的耗损,内心之中也未必多相信朝廷。换做周梦臣也不会太相信多年之前没有保护过自己的朝廷。让他们先缓缓。休息一下,再慢慢收心不迟。

  安置在这里,却是最合适了。有合适开垦的土地。而且他们决计不会投降鞑子。一旦与鞑子爆发战争的话,这数万青壮,估计就是殷正茂手中的守城士卒。

  殷正茂说道:“属下明白。” 

  周梦臣说道:“我就不在这里久留了,这里都交给你了,估计这一次交易,要好几批次,一直要到下雪之前了。你务必要安顿好难民,都是我大明百姓,能活一个就是一个吧。” 

  十几万人,数十万石粮食,以及数十万头羊的交易。这样大宗交易,根本不可能是一天之内,就能搞完的。周梦臣也要开始自己的工作了。

  青壮能安置在玉林。用来开垦土地。但是这些老弱该怎么办,却是周梦臣要好好思考的问题了。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