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风云会聚灵济宫

第(2/2)页

王世贞对今日的事情也没有什么把握。王世贞说道:“周兄,事先说好了。今日我来撑场子的。这一件事情我实在没有把握。”

王世贞最爱史学。这一段是他也是研究史学的比较多,其他的比较少。忽然让王世贞站在这样的战场之上,王世贞自然是没有把握的。

周梦臣说道:“放心。今日这一场,你不过是做做样子。真正要出面的人是他们。”

王世贞顺着周梦臣的目光看向后面。有两个读书人样子正在紧张的背什么东西。嘴唇还不住张合。好像要默念出声来。

这两个人也是周梦臣的学生。杨节与冯从道。

说实话,周梦臣对这两学生的成长是很意外的。因为周梦臣对他们两个人几乎是放养的居多。

毕竟周梦臣是比较忙的。他能做到的仅仅是布置作业,答疑解惑而已。更多的就很难了。

但仅仅是这样,杨节与冯从道,就迅速成长起来了。

这不得不让周梦臣感叹关于生源的问题。周梦臣在发迹之前,能正式收了一个弟子的机会都没有。于是,他前期的几个弟子,除却程大位之外,其他人其实都不是太出众的。而周梦臣发达之后,就知道了。

别的不说,就是冯从道与杨节,都是家学渊源。更是从关学之中选出来的。他们堪称是优中选优。这样的人即便周梦臣不去干涉他们。他们也会自己成长起来。而今有了周梦臣的栽培,他们发展的更多。

周梦臣虽然没有怎么管他们。但是给的资源一点都不少。可以说,有周梦臣这个老师。他们仅仅要考虑学术本身。不用去考虑别的。

而杨节与冯从道研究的主要是气学与传统经典之间的结合。

他们并没有完成这个任务,而是开启了这项任务,就好像钱洪德为心学一脉做的事情一样。周梦臣儒学修养,仅仅算得上能过得去。而杨节与冯从道却不一样了。

他们两个人儒学修养在慢慢修订气学与传统儒学一些冲突。

当然了,这是一个慢功夫。周梦臣真正知道两个人的才华,就是在报纸风潮之中。周梦臣暗中让气学很多人出来办报,但是办报需要人手,特别是能写文章的人手,而这两位的文章都很厉害。这才脱颖而出。周梦臣对他们两个人进行了一系列考察。然后定下了总战略,这才放心他们上场。

这就是周梦臣要推出的气学后起之秀。

大明毕竟是儒学的天下。能扛起气学这一面大旗的人,将来很长一段时间依旧是大儒,而不是其他人。

随着周梦臣一行人到来了。一时间气氛紧张了起来。

这个时候,会场一个角落之中。有一个人用炭笔在一张纸上面写了一行字。微微一折,递给了一个人。这个人拿到这一张纸的飞奔而出,穿街走巷。忽然眼前一片红墙撞了过来。

是宫墙。

而此刻宫墙之上,有一个小篮子垂了下来。

这个人将纸放在篮子里面压好。随即篮子晃晃悠悠的提了上来。上面有一个人拿过纸。随即飞奔到宜春宫中,立即有太监接过去,小心翼翼地递给了黄锦。黄锦低头看了一眼,就知道是什么东西,小心翼翼说:“皇爷,灵济宫之中有消息了。”

嘉靖拿过来一看,说道:“人都到齐了。看来好戏开场了。传来下面灵济宫之中所有言语。都要给我记录在案,最快速度给朕送过来。”

“是,”黄锦立即说道。

嘉靖对这一件事情也是相当重视的,怎么可能完全放任自流。他表示不管仅仅是一个态度而已。实际上从一开始,嘉靖就花了好大的精力,却搞清楚这里面所有人的表现。以及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