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两条路

第(2/2)页

大明二十年的家底,已经快要到了耗尽的时候,二十年中兴一场梦。我老了。不知道能活几年了。担了一个师徒的名声,总不好被人白叫一声老师吧?”

“但是我垂垂老矣能做些什么?”

“既然如此,就一开始不要这个师徒名声。”

周梦臣说道:“老师,您这是何必啊?别人担了师徒名声,也未必真做了什么事情啊?”

的确这种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固然非常重要的,但是想想也就知道了,一个老师对几十个上百个甚至更多弟子,到底能做多少事情?即便这个老师真心实意待弟子,他这份真心实意,分散在这么多弟子身上,到底能剩下多少?

孙承恩说道:“我孙某人是那种只担虚名的人吗?”

周梦臣沉默说道:“老师,我将这话告诉外面的人吗?”

孙承恩说道:“随便。你知道为什么我说,这么多人只能唯有你可以叫我老师吗?”

周梦臣说道:“弟子不知道。”

孙承恩随即将陛下的暗示,已经他在最后关头的放水,一五一十说了出来说道:“这一件事情,固然有陛下的暗示,但也是我看你是可造之才,才取你的。这一件事情我是有私心的。”

“既然是我取了你。你今后如何,我就要负责。所以,你一句老师我担待得起。”

孙承恩一番话,将周梦臣内心之中欣喜于骄傲一古脑的打翻了。他万万没有想到,到了最后,他还是走了捷径。

孙承恩似乎看出了周梦臣的心思,说道:“你也不要妄自菲薄,考场莫论文,如果说我不知道你的文章,很难说中与不中,也有可能比现在的名次更好。或许名落孙山,但是我知道了,你就是最后一名。这两种选择,很难说那一个更好。不过事已如此,  你也不要多想了。你是天子宠臣,而今又有功名在身,不数年定然是国家重臣。”

“但是你要知道,为天子宠臣,与为国家重臣是不一样的。”

“为天子之臣,一心想着天子就行了。你之前所做所为,我不与置评,但是而今我希望你在做什么事情之前,先想想天下,吾等虽然为天子之臣,但也要为天下百姓请命,其中分寸,你要好好拿捏。”

“在你这个位置上,进可为三杨,退可为万安。你好好思量吧。”

所谓三杨,就是杨士奇等洪宣辅政大臣。他们与皇室之间的关系是真的好,仁宗待他们如同家人,将自己的女儿都嫁给了辅臣之子,这种和谐的君臣关系,是明中后期大臣孜孜以求的。却难以得到的。

而万安是成化年间的首辅,并没有什么才能,是因为与万贵妃有亲被提拔上来,据说朝廷问对,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能说万岁。被成为万岁阁老,与其他两位内阁大臣并称纸糊三阁老。

宪宗成化皇帝崇道,万安就与道士勾结,迎奉皇帝,做了不少士林不耻的事情。纵然宪宗对万安宠爱之极,但是宪宗皇帝驾崩之后,万安的下场也没有多好。

孙承恩这一番话,就是给周梦臣点明方向。

要周梦臣做三杨,不做万安。

周梦臣心中暗道:“可惜,嘉靖皇帝在,我是做不成三杨的。而我自己也不想做万安。只能做我自己了。”不过,孙承恩这一番话,也让周梦臣忽然警觉,有了进士身份。正式进入官场之中,这才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接下来该怎么做?周梦臣一时间还找不到方向。

周梦臣退出孙府,说道:“孙大人取士唯公,不市私恩,故而不见我等。却也是我等效仿的榜样。今日在朝廷为官,也要如孙大人一般才行。”

在张居正的带领下,在孙府门外行礼告退。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