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嘉靖对周梦臣刮目相看

第(2/2)页

但是念在本朝,从来没有以文字处新科进士,宽大为之,不为己甚,已经是宽宏之极了。如果陛下,真要将周梦臣提前名次。”

“臣万死不敢奉诏。”

说着,就一撩前襟,跪到在地面之上了。

嘉靖皇帝眼睛瞄了一眼严嵩。

别的时候,严嵩定然能领会陛下之意,想办法为嘉靖分辨,与夏言打擂台。

但是这个时候,严嵩也是眼观鼻,鼻问口,口问心。就好像看不见一样。至于刚刚入阁的张治,更是好像木偶一般,一动不动。

嘉靖也知道,周梦臣的文章实在是有些离经叛道。

其实如果周梦臣的文章放在晚明或许不算什么。毕竟在晚明比这个更离经叛道的言语多得去了。

只是而今毕竟不是几十年之后。

嘉靖皇帝一举一动,都有无数人盯着。他今日抬举了周梦臣的文章,不知道给外面传递出什么样的政治信号。

嘉靖见几人如此,也知道不好说什么?说道:“既然如此,那以夏卿之见,周梦臣的卷子排第几名?”

夏言说道:“三甲二百零八名。”

也就是全部第三百零一名。本科最后一名。

估计夏言是不能将周梦臣罢了。如果能罢了绝对有多远扔多远。也是本科只取三百零一人,才有周梦臣的三百零一名。如果本科取三百多,乃至四百多名,周梦臣也一定是最后一名。

嘉靖看改变不了什么。说道:“好吧。就这样吧。前三甲拿上来。”

片刻,前三甲的文章放了上来。

嘉靖皇帝细细看了。果然是儒家那一套。治国之权在皇帝手中,但是治国之道在孔子手中,在孔子之后,代代相传,最后到了朱子手中。故而朱子之学,是天之经,地之纬,虽千古不可更易。陛下求治国之道,当求朱子之道。要勤修道德,留意人才,最好的办法,是垂拱而治。

这个根底不会变,其余都是文章取材,或者边边角角的问题了。

即便是讲一些具体事务,也是在这个框架之下讲的。

在这个体系下,皇帝并不是至高无上的,大臣手中的道理才是至高无上的。所谓从道不从君是也。

嘉靖看得索然无味。

倒不是说这些文章不精彩。

毕竟能呈上来的文章,都是三百进士之中最好的。看上去气象万千,读起来掷地有声。

但是周梦臣的文章,就好像一盘辣子。五味不合,有些人吃起来好像毒药,有的人觉得特别有滋味,特别是在吃了整整一盘辣子之后,再看其他菜,不是这些菜不好。但是吃起来却索然无味一样。

特别是这些文字底子都是一个模子打出来,更是让人不喜欢。

嘉靖皇帝也没有多看,问道:“此三人年岁几何?”

夏言微微一愣,说道:“李春芳,是正德六年生,胡正蒙是正德七年生。张居正乃是嘉靖四年生。”

嘉靖皇帝轻轻一笑,说道:“这张居正很年轻啊,就让他当朕探花郎吧。”

在唐代探花,并不是指进士之中第三名。

唐代进士及第后有隆重的庆典。其中就有探花宴,要事先选择同榜进士中最年轻的进士为探花使。遍游名园,沿途采摘鲜花。嘉靖对前三名的排名,就是这么任性。上一科,觉得鸣雷吉利,有利于下雨。就是秦鸣雷了。而这一科,觉得张居正年纪轻,就让他当探花郎了。

也不知道张居正知道了,会是什么感觉。

嘉靖如此轻佻的对待抡才大典,其实也算是对夏言刚刚所做所为隐隐的表达不满。

夏言也没有什么办法。毕竟这是皇帝的特权。

于是乎,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排名就定了下,状元李春芳,榜眼胡正蒙,探花张居正。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