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六章殉忠

第(1/2)页

建文四年,靖难之役末。

        燕王朱棣攻至南京城外,兵临城下的建文朝行至末路。

        一切已成定局,年轻的大明皇帝朱允炆决定坦然接受命运。

        他身边的扈从近臣仍未放弃,计划在最后一刻为这位年轻的帝王拼出一条生路。

        护卫统领林遇啸安置完妻女,立即带一队人手入宫。那是十年前经□□皇帝朱元璋下令,由林遇啸亲自甄选、教习、组建的死士队伍,旨在护卫当时才刚丧父,又被立为皇太孙的朱允炆。

        组建之初,队中多为童男童女,如今十年过去,他们已是大明最年轻而悍勇的死亡之师。

        相比之下,即将大难临头的朱允炆显得分外沉静,沐浴净身后步至禅房,与先帝说了些无人可知的话,出来后望着宫墙之上的远方出神。待许久后回神,才发现身旁多了许多生面孔,年轻的武卫中亦有配刀的女子,想来这便是爷爷留给他的不同凡响的秘密卫队。

        他回到寝宫,死士片刻不离,也跟他移到寝宫。他忽地回身,身后的死士亦停下脚步。

        他在众多生面孔中发现了不同,向其中一名女子问道,“朕见过你,你叫什么名字?”

        女子身形拔萃,黑袍配轻甲,腰协雁翅刀,冷峻之下仍可窥见清丽之姿。

        女子跪于朱允炆脚边,恭声道,“回陛下,属下兰妙,原锦衣卫兰熙之女。”

        朱允炆想起来了,“原来是你,朕记得你父亲先是受人诬陷降职,后又被害,牵连你也沦落教坊司,到朕登基那年才得到赦免,我们那时见过,你怎会”

        他记得当时他刚登基,打算大赦天下,护卫厉彦第一天到他身边当值就恳求于他,提及原锦衣卫镇抚使兰熙被指挥使陷害,虽那奸人最后伏诛,却也抹去了兰熙清白的证据,使得其女至今流落教坊司。

        他听完当即决定赦免兰熙之女。

        他对那个白白吃了多年苦的姑娘说:“这些年我爷爷身体不好,又忙于政务,疏于处理旧案,以致害你吃了苦,我替他对你和你父亲说声对不住。”

        小姑娘叩首道,“父亲生前只恨奸小,至死不曾怨过先皇,若他如今还在,定也是护卫陛下左右的忠良。陛下今日赦免兰妙,兰妙心中只有感激,谢陛下!”

        朱允炆心中更加愧疚,“是厉彦,是他为你求情,你要谢他。”

        小姑娘看向一旁的厉彦,相视之下并未言语。

        朱允炆劝道:“你父亲的死不怪他,他奉皇命不得不从,害你流落教坊司也非他本意。这次为了救你,他冒死坦言,在你父亲未昭雪时就收留过你。你看,他对你很好啊!”

        小姑娘依然不语。

        后来,朱允炆就将她交给了厉彦,嘱咐他好生照顾,心想着前人造下的孽因便由他来化解吧。却不料在南京城破的前夕,她又出现在了他面前。

        他不可思议道,“厉彦跟朕说你失踪了,竟是入了林遇啸的手下吗?”

        兰妙答道:“兰妙承父亲遗志,后得林大人看重,自此日日勤习武,立誓护卫陛下!”

        朱允炆恳切道,“我记得你还有个弟弟,厉彦在帮你照顾,你不为他想想吗?”

        “兰妙确实有过一个弟弟,自幼不得正名,直到陛下为父亲昭雪又将我放还,我欲与他相认,但林大人招纳了我,自那时起兰妙就决定放下,亦不为他徒增牵挂。”兰妙一字一句坚声答道,“如今兰妙只求追随陛下左右!”

        朱允炆瞬感悲怆,来回踱了几步,“你这是在做什么?你知不知道南京守不住了,逃命去吧!去找你弟弟,去找厉彦,他一直在等你,也只有他还听我的劝了,我与四叔都是一样的,你们跟谁都是一样的,何苦非要为我以卵击石!”

        兰妙毫无动容:“若厉彦真如陛下所言,弃陛下而投燕王,便有违先帝立储传位之本心,便是大逆不道,兰妙与他势不两立!”

        朱允炆劝说无用,怆然之下想起这些都是爷爷当年就种下的因。

        爷爷当年开辟洪武,因忌惮同他一起打天下的部下,便常令儒生宣讲古来忠臣义士之德行,以忠贞义烈教之导之,欲以忠义之名抚慰那些不安分。后又设立锦衣卫加强对下控制,再后来更是下令单独教习刚入锦衣卫的民间少年,意在将其培植为绝对忠心的可用之材,厉彦、林遇啸、兰妙之父兰熙都曾是那些少年之一。

        正如爷爷将皇位传于他,致使他与四叔兵刀相见,爷爷当年种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