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我们也可以

第(1/2)页

韩国女记名李正惠,如果不区分国籍的话,和李子安还是同姓。

        李正惠虽然在开始前没少向李子安放电发嗲,但是在专访开始后,对方还是非常专业的,仪态落落大方,镜头前和镜头后简直是判若两人。

        最开始李正惠询问了李子安几个简单的问题,待双方对节奏都有了些把握后,李正惠便开始进入正题。

        “李导,《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自上映以来,在东南亚女性群体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无数女孩子都无比渴望自己能成为电影中的女主角,有能力掌控自己的命运。”

        “可以说这部电影对于整个东南亚的女性而言,其作用丝毫不亚于是一场思想解放,让许多女孩重拾勇气,冲破传统封建思想的禁锢,请问李导您在创作之初,是什么原因让您选择了这样的题材呢?灵感又是从何而来呢?”

        李正惠端庄正坐,字正腔圆的中文,如果不是李子安事先知道她是韩国人,恐怕准准会把她当做同胞。

        对于李正惠的这个问题,李子安心里早有腹稿。

        “在当我得知我将前往印度进行为期半年的交换生活后,我最初的打算是拍摄一部喜剧电影,然而在我来到印度孟买的第二天,我改变了我的主意。”

        李子安坐姿非常大佬,和几个小马哥一样,都是标准的翘着二郎腿,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身子微微靠后,面带微笑,声音清淡。

        “至今我依旧清晰地记得,在孟买的沙滩旁,我亲眼目睹了一个丈夫对自己妻子的暴行,拳打脚踢,恶语相向,仅仅只是因为这名母亲擅自给她年幼的孩子买了一个仅仅只需要1卢比的脆球饼吃,哦,对了,那个孩子是个小女孩。”

        “而最让我心寒的是,是在男人对着妻子施暴的时候,周围人那充满了冷漠和理所应当的目光,仿佛在他们的眼中,这一切都是很正常的。”

        李子安讲述着当日的所见所闻,这个事情李子安曾经和许多人讲过,但即便如此,每当他提起这件事,他的内心依旧会感到愤怒。

        这种愤怒,无关于国籍,无关于人种。

        它来源于人道主义,它来源于二十年来李子安所受到的高等教育,它来源于做人最基本的同情心。

        李子安尚且如此,就不要说李正惠和华清等人了。

        她们都是女人,更是长期从事着为女性维权工作的女人,所以当她们听到这种事情后,脸色皆是铁青,眼中的愤怒就好似高燃的篝火。

        感同身受,可悲可叹!

        “这件事发生后,当我回到住所休息时,我有了些许的思考。”

        “我思考的并不是那个男人为什么施暴,也不是为什么周围人那般的冷血漠视,我思考的是,那个女人为什么不去反抗!”

        “据我所知,印度自新世纪以来便有了男女平等的相关法案,也有保护女性权利的法律,那个惨遭丈夫暴打的女性,明明可以向法律求助,让施暴的丈夫受到应有的惩罚,但是她为什么选择了默默地承受这一切?”

        李子安抛出了一个反问,而这个反问,却是让会议室内的女人们陷入了思考。

        “因为在她们的思想中,自出生以来便始终贯穿着一个声音:我们不可以!”

        “面对丈夫,我们不可以有任何的忤逆;面对生活,我们不可以擅自做主;面对男人可以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