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国士之材

第(1/2)页

今日一番苦战下来,宇文禅算是代李木兰压服了程知节手下的骄兵。而圣旨下达之后,两人振兴并州的计划也得以正式展开。
  大事开小会,并州官衙前堂,十多位能够决定并州未来命运的人物齐聚于此,共商州务。
  “免赋之后,想来临近州县流民将会同并州原籍灾民一道回来,这些人若是处置不好,会是个不小的麻烦”,侯君集坐在堂下,说道。
  作为临时刺史程知节的参谋,他这十多日过的就不是人过的日子。  这老哥将并州事务全数交给他和李道宗来办,属实为难了这位一直在秦王府供职的后起之秀。
  “确实,各地官府当主动登记造册,将并州原籍人士和迁入流民考查清楚”李神通之子李道彦初生牛犊,正是爱表现的年纪。自己老爹明摆着带自己来锻炼能力,更有威武霸气的皇姐坐镇,他表达欲很强。
  “有几个问题亟待解决,陛下所说免税人群,只涉及并州籍百姓,这些流入人群,如何辖治?别州百姓偷入并州,大唐少了税赋,如何向别州和陛下交代?”,侯君集跟在李世民身边参谋多年,一眼便看出了这件事背后的复杂性。
  可他终究只是个参谋,能提出问题,却提不出解决之道。
  他的履历充实头脑聪慧,却鲜有地方治理经验,当真不知如何解此难题。
  确实,总不能并州战乱的时候大家都跑,现在并州有好政策了想迁进来就迁吧。
  众人齐齐望着李木兰,她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做,并州原有几百万人,几场兵祸下来,目前大约只余不到一百万人。免一百万人的税和免几百万的税,是完全的两个概念。
  若是大唐下辖其他州县的百姓跑来并州享受政策,即便没有官府路引成了黑户,只要能在并州黑下来便可。
  这样一来,其他州可是实打实的少人了,终究还是会变相减少大唐的总体收入。
  几十几百个黑户也就罢了,可现在地广人稀的并州一旦放开,说不定便是几十万级别的涌入。别州肯定会有意见,确实要拿出个章程来。
  李木兰当初听宇文禅说完这个计划,只觉得理论上相当完美,哪里知道即便圣旨下来了,实行起来也有诸多龃龉。
  这便是基层的复杂性,上面的政策是好的,但是落实下来总会有各种阻碍和变数。
  “我往日曾见前隋高祖免税之后,不曾有过这般情况啊”,李神通早在前隋时期便已经是当朝高官,经历过隋文帝时期的辉煌。
  那时,某一地有了些什么情况,这位圣人可汗便要免除几年赋税,也不曾见到这般复杂局面啊。
  “王爷有所不知,今时不同往日了。方今天下可不是前隋时候的太平日子,那些时候各州县都吃得起饭,个别州县遭了灾才会免除赋税。交租上税的百姓虽然眼红,却不至于瞎来。如今天下未定,若是郑国夏国百姓逃来还好说,若是大唐别州百姓来了,咱们收还是不收啊”,站在李木兰身侧的宇文禅突然开口。
  “有理”,李神通懒,但是不蠢,宇文禅点出来之后,他很快想通其中关节。
  并州要喝汤,却不能砸了其他兄弟州县的饭碗,更不能砸了大唐朝廷的饭碗。
  要讲政治,顾大局。
  “那我们该怎么办”,李神通见宇文禅说得这般头头是道,直接问道。
  “并州各地府衙经过战乱,人少短缺,怕是应付不了万人级别的户口筛查和管理,只能借助外在力量。殿下有心召集并州地方宗族和江湖豪强到晋阳会晤,利用这些地头蛇弹压其境内小型匪患,还可以协助官府筛查黑户,管理流民”,宇文禅绕过李木兰,走到明堂中央,负手说道。
  “至于新入籍的别州流民,我觉得可以每年收取半赋,等到五年之后,若是他们仍在并州,便将所收之赋退回”
  他本就是一身文士幕僚打扮,俊朗的气质平添几分书生气,入境竟有几分指点江山谋深计远的味道。
  “朝廷所行光明正大之道与世家豪强不同,便是勉为其难用了他们,如何保证他们不会自己黑了这些流民,进自家庄园充作奴仆。至于收取半赋五年之后再退,下官认为极为精妙”,下方,晋阳原本府衙的一个主簿出来说道。
  “两害相权取其轻,相比于流民涌入,国帑大减,这样显然好些。若是用此计,尽量挑些暂时信得过的,互相监督保举,许以朝廷小官爵位应当有效。不过这也只是权宜之计,一旦匪患消除,农事恢复,这些权力都要渐渐收拢回来”,宇文禅回身解释道。
  各种地方势力,即便没有并州官府的授权,也在干着差不多的事情,将黑户编进自己的田产打黑工,不给朝廷交赋上税。
  从国家手里薅羊毛。
  如今光明正大的给他们这般权力,给个不入流的地方小官,也许能起到打鸡血的作用。
  至于收取半赋,相当于用押金将涌入的流民绑定在这里了,这可是宇文禅在后世互联网时代见到各种押金操作想出来的。

  人永远无法超脱自己的时代思考和作为,退税这个操作,对于大唐来说就是降维打击的神操作。
  “就这么办吧”,李木兰微微点头,看向宇文禅的眼光中充满了明亮的神采。
  一旁坐着喝茶神游天外的程知节更是满脸惊讶,他虽然不懂地方治理,但是宇文禅说得句句在理,连他这个外行都觉得可以一试。
  没想到啊,这小子不光能打,还有治理一方的本事。
  “此事重大,还需要好好琢磨一番”,李神通向着宇文禅轻轻点头,不愧是被“厌男”的大侄女要在身边的男子,当真大才。
  他自己菜,但是在大隋和大唐两代朝堂见到了太多当世人杰,有些识人之明,眼下他在宇文禅身上也看到了那种气质。
  “半赋之法甚妙,不过用地方势力弹压匪患,有哪些家族和江湖势力可用?”,侯君集发问。
  “首先是上品世家,并州境内晋阳王家这般的,百年声誉,在朝中还有王大人那般硕老,值得信任。其次江湖势力,前些天平阳殿下考察过潞州二贤庄,当家的虽无功名爵位,也堪称一方义士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