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什么更便宜

第(2/2)页

侦破的。”

        李景隆又躬身道:“殿下,您真是纵览天下,明察秋毫,据臣所知,殿下所说的,一点都没错。”

        太子点头道:“张十七可在这里啊?站出来。”

        立刻便有身边的太监高声喊道:“张十七,太子殿下有吩咐,快快站起来!”

        张下七愣了愣,连忙站起来,下跪行礼道:“微臣张十七参见殿下。”

        太子面带微笑:“张十七,你年龄不大,却能做下许多成绩,着实不错,若今日场中的青年才俊人人都若你一般鞠躬尽瘁,我大明的江山必有一番新气象。”

        张十七回道:“殿下,这些是微臣的本分,殿下的称赞,微臣愧不敢当。”

        太子道:“关于今日的议题,你可有什么想法,说与本宫听听。”

        张十七一愕,他知道自己的缺点,今天若是要打场架,他并不怯任何一人,可是文采方面却非他的强项,一时之间,又能想出什么好观点来?

        他正要告罪,李景隆突然道:“十七,你隔得这么远,殿下又怎么听得清,殿下,不如让张十七到这台前来说,殿下也可听得清楚点。”

        太子点头道:“便依卿所奏,张十七上前来。”

        张十七看到李景隆向他眨了眨眼睛,立时明白了,这是李景隆在给他一个走近林若初的机会,可这样的话,他必须说一些什么,不然的话,他上前去又什么都不说,几乎想当于犯了欺君之罪了。

        他从人群中慢慢走出来,一边走,一边在脑中高速思考着,突然间,他想起了那天晚上在中山王陵,曾经跟神秘老者有一席谈话,让他颇有进益,那便从那老者的观点开始入手。

        他走到高台之前,行了一礼,躬身道:“殿下,那一日,李侯爷监斩白莲教之人,微臣在旁边监斩,便斥问彭匪,为何痴心妄想,为了一己之私谋反,以至于牵涉那么多无辜跟着受牵连。

        没想到彭匪回答道他并非处心积虑阴谋造反,只是因为去年鄱阳湖水灾,年底又遭百年巨寒,彭匪所在村庄灾情严重,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地,易子而食,官员非但不救灾,反而趁火打劫,他们逼不得已,只能造反。”

        他的话音未落,台下的有人已经喊了起来:“大胆!张十七,彭玉琳乃是白莲教的匪首,你敢在太子殿下面前替匪首说话,莫非你也是白莲教的同党?”

        张十七呆了一呆,下意识便想要自辩,可是马上又惊醒过来,自己读书不多,如果与他们纠结这个问题,只能越描越黑,当下并不回答,而是继续道:

        “殿下,微臣前些日看了江西的塘报,鄱阳湖的水灾并非如彭匪所说的严重,而且朝廷还有救灾,并且免了鄱阳县两年的赋税,所以,微臣一直在思考一件事,彭匪与地方官员之间,究竟谁在说谎?”

        他的话音才落,那个声音立时道:“白莲教逆匪的话,如何可信,你居然糊涂到要去怀疑朝廷的塘报,却相信反贼的一面之辞,实在是糊涂透顶,长此以往,你必定会被白莲教匪所蛊惑,殿下,朝廷中怎么可以任用这种糊涂虫?”

        张十七回过头去,只见台下站起一名青年军官,正是刚才与徐景永作对的蓝夜,他也不生气,只是微微一笑,然后反问道:“依蓝将军所言,塘报尽皆可信,怀疑塘报的全都是糊涂虫喽?”

        蓝夜一愕,立刻反应过来这句话里面有漏洞,可是这句话是自己说的,只能硬着头皮道:“那是当然,难道我们不信朝廷官员的话,而应该去相信反贼的话吗?那不是要跟反贼去造反吗?”

        张十七悠悠地道:“皇上在这些年中处理了那么多的官员,在他们自己写的塘报、奏折和报告中,哪一个不说自己忠心耿耿、奉公守法、廉洁自律。

        可最后呢,草蛇灰线,皇上还不是通过种种蛛丝马迹将这些人一个一个绳之于法,你说不信官员的塘报就是糊涂,这算不算在诽谤皇上?”

        蓝夜呆了呆,刚想说些什么,太子打断道:“本宫刚才说过了,今日各位卿家畅所欲言,不必顾忌什么,就算有什么大逆不道,也不得追究,各位卿家不得形而上学,相互攻击。”

        张十七和蓝夜都不敢吭声,齐齐低头应是。

        李景隆在一旁奏道:“殿下,当日彭犯受诛之时,臣也在场,既然说及此事,臣欲请求殿下,将详细情况说于张十七。”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