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世界产业转移

第(1/2)页

新生的大夏公国是一个十分开放的国家,这一点在贸易上体现的最为充分。

        现在,来大夏进行贸易的各国商人已经十分多了。不管是四大帝国的商人还是其它一些小的公国、自由邦的商人,在大夏这里都是受到一视同仁的对待的。

        大夏与尼德兰之间算是藩属国与宗主国之前的关系,在姆大陆世界,这就是一个天然的自由贸易体。

        大夏和尼德兰之间的进出口贸易,压根就是互相不收关税的。别说关税,双方国民在国境相互往来,虽然也免不了有点做样子的检查,但进行的十分松懈。可以说是接近完全自由往来。

        而与天方和露西亚之间,大夏也与其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大夏与天方、大夏与露西亚之间都是完全互免关税的。

        在大夏与这两国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之后,大夏对这两大帝国的来往人员放宽了限制,实行了类似“同等国民待遇”的制度。

        在这种情况下,大夏其实已经是变相废掉了尼德兰与露西亚、尼德兰与天方、天方与露西亚之间所构建的相互关税体系。

        这些国家的许多做国际贸易的商人,把货物运输到大夏,然后再转运到目标出口国。仅这样一进一出之间,就可以节省掉许多的关税。

        要不是有许多地方的商人算了下,路途太远,运费上不划算。恐怕那三大帝国之间的关口,早就收不到任何关税了。

        像那种在大夏做个转口,直接逃税的商社和商人,太过赤裸裸、太过直接。大多数人是不屑这样做的。

        更多的商人,是看中了大夏这边的营商环境。他们选择了直接在大夏购地建厂,然后在大夏本地进行加工生产。

        他们从外国购进的生产原料,因为没有关税便宜许多,赚了一笔;他们生产出的产品,向外出口没有关税,又赚了一笔。

        其中最开心是产品原料就产在大夏的生产商,他们由于产能靠近原料产地,连运费都省掉了,赚大发了。

        这一类的生产商,最典型的代表就是那些基于恐兽材料生产产品的商人。

        从某些方面来说,大夏在这个世界的情况,其实非常类似于几十年前香港的那种情况。都是借助于大国之间不能直接互通而成就的自己。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夏在立国后差不多仅仅一年出头的时间,已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长起来了。而且还在继续野蛮生长。

        现在,高德已经让萨瓦娜撤去了原本用来快速建城的城池兽,阳关成为了这个世界首个没有城墙和护城河的城市。

        现在它是一个纯商业城市,位于大夏与尼德兰的边境,两国之间以一条河为界。

        阳关原本算是充任了大夏公国的临时首都职能。不过在龙州那边建好之后,高德就带着他的一众大臣及各个政府职能机构,还有国家科学院等这些一起迁过去了。

        现在阳关被剥离了国家行政职能,彻底成为了一个商人们的乐园。

        对于大夏的出现给他们带来的变化,尼德兰、露西亚和天方都是有些懵逼的。这个世界的经济学并不发达,有些变化不但让他们束手无策,甚至还让他们根本就看不懂。

        例如露西亚。露西亚在这近一年的时间里,从大夏进口了许多的恐兽原材料、恐兽材料制品、食品、奢侈品、珠宝首饰等,很是出了些血。

        同时,露西亚也向大夏出口了许多的奴隶、矿石、酒、粮食、棉花、牲畜等,赚的是盆满钵满。

        也同样是在这一年时间里,露西亚的关税收的是一月比一月少,节节萎缩。

        但同时,露西亚的商税却是如芝麻开花节节高,每个月都在创出税收的新纪录。

        这种情况当然在露西亚引起了尖锐的对立和矛盾,有些人的即得利益受到了损害,强列要求国王彼得十三世乌里扬诺夫撕毁与大夏的《自由贸易协定》,实行高关税的贸易保护措施。

        而在自由贸易中受益的一方,当然不会允许自己刚刚尝到的甜头就这么没了,所以也使出了十足十的力气,向国王力陈自由贸易的好处,强烈要求国王把自由贸易贯彻到底。

        在乌里扬诺夫和他的一众大臣们还没有商量出个所以然的情况下,下面的人都快自己先掐起来了。

        露西亚毕竟还是有些能臣干吏的。在朝堂上一时没有决断的时候,露西亚的宰相压制了这两帮人,同时让他们自己各选出五名代表,然后在他的主持下进行一轮讨论会。

        宰相想看看能不能让他们在谈判桌上找到一个好的解决办法,或者至少双方可以互相妥协一下,不至于闹到同室操戈的地步。

        虽然,露西亚的王室是喜欢同室操戈的,尤其是在国王代际传承的时候。

        这场大谈判在宰相的主持和调解下,终究是取得了一个比较让人满意的结果。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