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七章 你听说过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吗

第(1/2)页

两人从三个时代开始谈起,很快便展开了一幅幅让人向往的历史篇章。

        很难有人能够总结出如此简洁的三句话,将他们此时所身处的时代的本质给概括出来。

        然而……

        太子妃做到了!虽然这种说法仍然十分片面,或许还存在着以偏概全。

        但当你深深一想,这历史却又是真的这样,难怪乎,让人听完了以后,不禁汗毛都竖起。

        他的好友周邦熠就对这种想法十分推崇。

        但更让人震惊的却是,在铁之后,又会是什么时代?

        当崔英明无意中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以后,三人都惊住了。

        回忆完了以后……

        “回禀太子殿下,臣以为,铁器乃国之重器,今后,也须当重视。”

        “那你有何举措?”

        咳!

        这却是把李季常给问住了,不过好在,三人在谈的时候,也都谈过。

        基本上,概括起来,就是两条,第一,要保护好冶铁技术,第二,重视冶铁人才。

        只是很可惜,因为时代的局限性,他并没有提出要成立一个专门研究冶铁技术的部门。

        不过其实……

        李承乾也没想到。

        其实像是这种冶铁吧,一般来说,都是朝廷说要多少,然后下边的人就算是累死,也要炼出来多少。

        每年需要多少,即便是有着一定的规划,但是,那也肯定只是按照现在既有的需求量来决定的。

        若是今年的需求量上去了,那就多增加几个高炉。

        但与此同时……

        若是多增加几个高炉,这需要征发的百姓就越多,就越是容易造成民怨。

        就怎么说呢!

        他似乎明明已经想到了什么,可却还是不得要领。

        可以看得出来,夭夭对这铁器十分重视。

        可怎么个重视法,如何才能改变现状,甚至是更上一层,李承乾就不知道了。

        李季常的话,其实更多像是在喊口号。

        这事实上,对冶铁发展并没有半点促进的作用。

        不过……

        好像前面夭夭也给出了做法,那就是交流冶铁技术,像是很久以前,他们只能铸铁,然而现在,有些地方,已经掌握了炒钢。

        大概,他如今能够知道的,也就只有这一点了吧。

        只是……

        毕竟不同的地方的矿的品质都不同,东边的技术却不一定能够为西边所用。

        但接下来,他已经想好了,他打算让李季常带人组织一次全国的冶铁技术的交流。

        就围绕一个是如何提升产量,另一个,则是如何才能炼出更好的钢。

        至于为什么做这个嘛……

        一个,肯定是更好的钢,才能打造出更好的武器。

        另一个,则是对于农具的提升。

        虽说以他的目光看来,并不能看得出来,这除了让百姓耕种变得更方便,就并不能产生多大的功用。

        主要是……

        这对他来说,似乎并没有什么益处。

        不过,反正就先做着嘛,毕竟,这也都不是多大的事情,就抱着一种,若是能有收获,那便好,若是没有收获,也罢的想法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