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白驹过隙!北平包工头朱高煦!

第(1/2)页

刘家港。

        这座“天下第一码头”,依然繁华依旧。

        甚至杨士奇分明看得出来,这座港口比之以往还要繁华上不少。

        在码头上走动的,除了驻扎在当地的官兵、军运漕粮的士兵、本地居民外,还有来自海外各国的商贾,比如宁国、楚国等等。

        迄今为止,大明东海与南洋,尽皆成为大明王朝的合法疆土。

        而且正因为汉王朱高煦提出的“诸王外放”国策,朝廷自洪武年间执行的严格海禁政策,也随之逐渐有了松动。

        毕竟,即便是朝廷,对于此事也没有办法。

        楚王、宁王、赵王等大明宗王全部都分封去了海外为大明开疆拓土,那前期总得投入兵力钱粮吧?

        而且朝廷以防这些手握兵权的藩王作乱,还得时不时地派遣钦差前去慰问一番。

        名义上是慰问,实则是为了监视。

        这一点,大家都是心知肚明。

        如此一来二去之间,海外诸王藩属国与大明中央朝廷之间联系愈发紧密,所谓的海禁政策,也随之放得越来越开了。

        但是,这仅仅只是针对朝廷官府而言。

        平民百姓,依旧还是得遵守那严厉的海禁政策,片板不得出海!

        一想到这儿,杨士奇就忍不住心中一动。

        此次他奉命回京述职,同样有着自己的想法,那就是顺应大势,请求中央朝廷打开海禁!

        海禁迟早都是要打开的,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

        但是,毕竟这海禁政策,乃是太祖高皇帝定下的国策。

        当今天子又是打着秉承太祖遗诏奉天靖难的名义夺取了江山,一向对太祖祖制十分重视,轻易间不敢做出什么改动,这才是大明至今未曾打开海禁的真正原因!

        可是,南洋需要大明解开海禁!

        三年南洋征伐,苏门答腊国、满剌加国、爪哇国、吕宋国等弹丸小国,或是臣服或是内附,已经尽数成为了大明疆土。

        然而疆土是打下来了,可是苦于没有人口子民前去开发啊!

        那些个本地土著,一向是出了名的懒惰,远没有汉族子民勤劳能干,更是不及汉族子民能够吃苦。

        就算是甲士拿着鞭子抽他们,逼迫他们去耕田种地,效果也是不算太好,远远达不到杨士奇想要的预期效果。

        毕竟南洋气候条件宜人,水稻可以一年两熟甚至三熟,随便种几下就能全家吃饱了,人家懒惰不肯吃苦,那也是有原因的。

        但是,大明需要的可不是这样的南洋!

        杨士奇至今还记得,当初自己钱去南洋旧港之前,汉王殿下给自己做出的规划!

        打下整个南洋,再对南洋进行开发,将其打造成大明的一座海上粮仓!

        在这个以农耕为主的时代,粮食就意味着人口,就意味着一切!

        如果自己真能做到这一步,那么一旦自己重返大明,绝对可以步入内阁实践自己的治国理念,甚至青史留名都不成问题!

        只是可恨啊,那些土著居民性子太过懒惰了。

        放着那么肥沃的田地不知耕种,放着那么优越的气候条件不知利用真是暴殄天物!

        这一次,一定要请求朝廷打开海禁,允许汉族子民移民出海!

        只要这样,自己才能够真正完成汉王殿下的完美规划,才能真正的造福大明百姓!

        杨士奇正想着,一声惊呼打断了他的思绪。

        “相国大人,到码头了。”

        杨士奇闻言一怔,眺望着眼前这座繁华码头,眼眶忍不住有些湿润。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这可不是说说而已啊!

        三载时光弹指间。

        终究回到了大明。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