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回家过年

第(1/2)页

第655章  回家过年
侯院士先甩出一个链接。
“这个链接是教材提交窗口,编好的教材直接点进去提交即可!”
“要注意,提交的教材里不要出现编书人的姓名,因为所有教材都要进行不记名审核,并进行多轮不记名打分,我们的原则是不看编者的名气地位,只看教材的质量!”
“希望大家的初版教材可以在两个月内提交上来,我们争取高考结束后完成一批新教材的印刷,让大学生们能在秋天试用新教材,再根据试用反馈不断修改!”
“新教材是一个长期工作,可能会持续三到五年,各位同志有什么问题意见,可以在群里畅所欲言,希望大家携手并进,做出一批世界一流的大学教材!”
侯院士把这一大段发了群公告,随后解除全群禁言。
群里顿时热闹起来,乱哄哄地刷消息,有互相寒暄的,有喊话一起编教材的,有直接询问学术问题的,消息多的几乎刷出残影!
宋河头疼,果断把群消息设为免打扰,否则手机怕是要震烂了。
但群消息免打扰并没有让他清净下来,很快开始有好友申请弹出,手机成精了一样来回跳动。
宋河很快发现,自己居然有点势利眼。
如果来加好友的仅仅是不知名的大学老师,他便有些烦躁,虽然出于礼貌还是加上,但寒喧起来相当敷衍,对方狂拍马屁,说什么“久仰久仰”、“我读过您关于xxx的论文”,宋河只是随手回应“哈哈哈哈”、“过奖过奖”。
但如果来加好友的是学术大牛,他便有些诚惶诚恐,端正态度和对方认真寒暄,什么“久仰久仰”、“我读过您关于xxx的论文”之类的,学术大牛们也都挺随和,不时“哈哈哈哈”“过奖过奖”地回应。
等等,好像有点不对?
没什么不对的,巧合,巧合罢了。
有一些群友邀请宋河一起编写教材,但认真讨论了一下,发现侧重方向截然不同,编写科目也不一样,只得作罢。
最终,宋河还是决定独立完成教材编写!
单枪匹马编写大学教材,放在任何学科都是壮举,寻常学者想都不敢想,但宋河自认为有这个本事,至少本硕阶段的教材他能丝滑地编成。
深吸一口气,两手猛砸在键盘上,开工!
房间里的动静像钢琴家在狂躁演奏,又像一挺重机枪在持续扫射,键盘质量好的出奇,在如此狂暴的敲击下依旧稳定输出,也不亏宋河买键盘花的六千多块钱。
大量知识如飞湍瀑流一般倾泻到屏幕上,宋河编教材的工序有五道。
第一步先敲出知识点大框架!
第二部用大量细节知识填充框架之间的空白!
第三步加上解释说明防止笨蛋学生看不懂!
第四步删改词句达到流水般的阅读体验!
第五步狠狠加上一整页难度爆表的课后题,整个章节便宣告完工!
每个章节之间还有联系,顺序安排相当精妙,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第一个章节像种子,后面的章节都是种子扎下的根系,不断向更深更广的领域渗透,发展成精密博大的根系!
两天时间,宋河编成了366页的《脑科学》第一本,除了吃饭睡觉便是打字插图,两只手像被锤子砸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