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朝鲜(六)

第(2/2)页


  “城外百姓如何安置,诸位大人自有打算,你不必多虑。”

  哪知这小子像是没听出吕建话中的警告似的。

  “愚以为,当下最稳妥的方法便是将周边百姓全部迁入城中。”

  话音刚落,便遭到了怒斥。

  “放肆,你以为在座的诸位都是酒囊饭袋,连这都不知吗?”

  一名官员终究是忍不住了,平时看这小子沉默寡言的,才将他安排在身边听用,没想到却是如此的目无尊卑。

  眼见矛盾愈演愈烈,顾及边上的赵先,吕建还是打了圆场,不过语气变得有些冷淡:

  “好了,我等自有计较,无须你多言,请你暂时出去吧。”

  那愣头青看向赵先,眼神满是希冀,然而后者却始终没有表示,他内心无比失望,愤然离开了府衙。

  赵先确实感受到了那道目光,但他实际的官衔毕竟只是一个百户,远没有赵安在众人心中的分量重,况且这是人家朝鲜的家事,实际上他只不过是客人,怎么管主人家的事?

  谁料那人实在是不撞南山不回头的典范,眼见住在城外的官员贵族们拖家带口的进了义州,他竟然也带了一百多口平民想要入城,双方在城门处爆发了冲突,吕建无奈只好送了些吃食帐篷,让这些人住在城外,而领头的人却是直接进了牢房。

  即便如此,吕建却依旧因为态度问题引发了城内贵族、官员们的强烈不满。

  而赵安这一路人马却是无比自在,所到之处,当地的朝鲜官员们纷纷献上吃食酒水犒劳大军,而赵安在行军途中又将一部分粮食分给了当地贫民,引得一批青壮加入队伍,赵安正想扩大声势,稍作甄别之后便让他们入了营。

  就连萨尔浒之战后被罢官的宣川郡守金应河也加入进来,赵安趁机将新人编为一营交由这位勇将统领。

  没过多久,众人便来到了铁山城下,赵安的麾下此时已经有了接近三千人,全军如同往常一般在城下摆开阵势,铁山的官员们轻车熟路地送来了补给。

  “再送三百套兵器、盔甲来!”

  赵安此时已经不满足于粮草补给,直接是狮子大开口。

  “这……”

  见那官员有些犹豫,一旁的赵金直接抽出刀,恐吓道:

  “麻利点,不然我们便攻城了。”

  那官员当即吓得直冒冷汗。

  现任国君还没表明态度,哪个敢直接动手,即便是明军真的攻城,抵不抵抗还是两说,万一大明皇帝追究起来,自己便是替罪羊,岂不悲惨?

  官员回城之后,没过多久便派人送来了赵安所要的兵器、盔甲。

  欢快的打劫四天之后,整个平安道已经被赵安搅和的乌烟瘴气,正在赵安快要祸害到平壤城时,又有了新的情况。

  赵兴邦又来信了!

  信上先是说他抵达汉城之后,受到了光海君的热烈欢迎,即便是他透露了来意之后,光海君虽然有些不满,却也并未发作,近来更是同李倧等人谈起了退位的条件,不过两天来却是没什么进展。

  不过赵大人表示他很快会亲自上场,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下,谅他光海君也拖不了多久。

  除此以外,赵大人还表示,这其中也定然有赵安的一部分功劳,事成之后,他会为赵安请赏。

  靠着弑兄囚母才坐稳王位的光海君当真愿意禅位?

  赵安拿着信,心中不禁有些怀疑。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