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各方角力

第(1/2)页

陈昭心中轻松了不少,抬眼一看,却发现罗隐神色纠结,眉头紧锁,没有一丝一毫的放松,自己的心也不由随之一沉。

        “罗卿家,依你之见,该如何对付城外的萧贼?”

        罗隐现在心情很复杂,来犯的不是白巾军,说明小平津关尚未失守,族兄罗锋无事,这固然值得庆幸,但是如今琅琊军兵临洛阳城下,形势依旧严峻。

        更重要的是,若是现在护送太后皇上和百官离开洛阳迁都长安,相当于抛弃了正在小平津关浴血奋战的族兄罗锋和将士们,他实在下不了如此残忍的决心。

        但是想到族兄罗锋临行前的叮嘱,若是不当机立断迁都长安,导致皇上落入萧铮之手,大宁社稷不保,他和罗氏一族就是大宁王朝的千古罪人。

        “陛下,萧贼既然能打到洛阳城下,必然是攻破虎牢关而来,虎牢关有守军八千人,萧贼既能在朝廷毫不知情下迅速攻破虎牢关,而兵力绝不可能只有一万人,这一万人应该只是先头部队,必然还有大军紧随其后。”

        罗隐一番话,让陈昭和百官脸上的轻松之色瞬间荡然无存。

        虎牢关号称天下第一关,自成天险,易守难攻,虽说只有八千守军,但也绝非一朝一夕就能攻克的。

        而萧铮能在朝廷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如此神速攻克虎牢关,天知道他到底投入了多少兵力。

        陈昭不由心中涌起一股绝望,语气也有些颤抖:“若是如此,洛阳当如何防守。”

        罗隐咬咬牙,突然跪下:“陛下,虎牢关雄关天险又有八千守军尚且挡不住萧贼,洛阳不过五千虎贲军恐怕亦是守不住。臣恳请陛下,趁敌军尚未围困洛阳,立即下旨西狩长安。”

        西狩是比较委婉的说法,谁都明白这是罗隐委婉劝说陈昭放弃洛阳,迁都长安。

        “不可,这绝对不可,我大宁的社稷宗庙就在洛阳,朕身为天子,岂能弃之不顾,仓皇西逃。”

        陈昭想也不想,直接一口拒绝。

        许多大臣瞬间面色变得惨白。如果说罗隐提出西狩长安时候他们还在犹豫,毕竟他们都有许多土地和产业在洛阳之中,不少都是祖上一代代传下来的,若是放弃了他们将来百年之后如何跟列祖列宗交代呀。

        但陈昭的话让他们瞬间绝望了,若是不尽快逃去长安,他们都会落入贼人之手,到时候别说这些财产保不住,恐怕连身家性命都没了。

        钱财不过身外之物,没了还可以继续挣,但是命没了可就是真的没了。

        一时间,大门所有大臣跪倒在地,伏地大哭,请求皇上西狩长安。

        连罗隐也是泣血道:“陛下乃是大宁天子,陛下在哪里,大宁的社稷就在哪里,如今贼势浩大,请陛下保住有用之身,暂离洛阳,将来尚可以卷土重来,重新夺回洛阳。”

        陈昭看群臣这般,心中也是难受,若先皇不是将长安封给弟弟陈晱,他西狩长安也未尝不可。

        但如今陈晱好不容易在长安站稳脚跟,自己也给了他继位诏书,若是自己迁都长安,陈晱当如何自处。

        他早已经下定决心,若是洛阳失守,他当死守社稷,陈晱在长安继承大统,如何是谁也动摇不了他的意志。

        “诸位卿家不必再劝了,大将军和数万将士还在小平津关浴血奋战,朕若在此时放弃洛阳,迁都长安,岂不是对他们的背叛。再说,城中还有数十万百姓,若是朕弃他们而去,岂不让天下人对朕、对大宁心寒。”

        陈昭一番话,让大臣们无言以对,面色却是更加复杂。

        你陈昭想君王死社稷,却为何要拖着我们这些臣子陪葬?

        “殿中的诸位都是朝廷的肱骨,朕不希望诸位落入贼人之手。”陈昭扫视一眼殿中文武百官,“罗卿家,你就护送他们和太后去长安吧,朕一人死守社稷足矣!”

        “秦王陈晱德才兼备,可继承大统,诸位卿家当尽心辅佐,重振我大宁江山。”

        “陛下……”

        众大臣纷纷伏地大哭,连哭声也多了几分真心。

        连老狐狸王湛也不由暗暗叹了口气,陛下真乃仁义无双,奈何生逢乱世。

        “报——”

        罗隐还想再劝,殿外再次传来侍卫的通报声。

        殿内众人心中不由一沉,难道是萧贼已经兵临洛阳城外了吗?还是白巾军攻破小平津关也进逼洛阳了?

        一个士兵被引进殿内,一下子拜倒在地,不敢抬头冒犯天颜。

        “禀报陛下,函谷关来报,秦王殿下亲率五万大军抵达函谷关外,请求入关勤王。”

        “你说什么?秦王率五万大军要入关勤王?”

        陈昭闻言不由大吃一惊,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自己明明特意派人去长安下旨不许弟弟陈晱来勤王,他怎么还是来了。

        士兵从怀中掏出一封信函,高举过头顶:“这是秦王殿下的亲笔信,他要我们务必亲手交给陛下。”

        很快有宦官下去拿回信函呈给陈昭,陈昭拆开信一看,眼眶不由微微发红,暗道一声这个傻弟弟。

        陈晱在信中说,他也是大宁皇族,洛阳被围,皇兄有难,他绝不能坐视不理,特意率五万人马来入关勤王,助皇兄一臂之力。

        陈昭扬了扬手中的信函,道:“确实是秦王的亲笔书信,他率领五万勤王大军已经抵达函谷关外。”

        众大臣瞬间哗然,议论纷纷,不少人面露喜色,毕竟不到万不得已,谁也不想贸然抛弃洛阳城中如此巨额财富逃亡长安。

        罗隐也是大为振奋:“真乃天佑我大宁,请陛下立即下旨放秦王的勤王之师入函谷关,有秦王的五万大军相助,击退萧贼进犯之军绝非难事。”

        陈昭点点头,刚想应允,一直默不作声的丞相王湛却站了出来:“陛下,此事万万不可,绝不能放勤王大军入函谷关。”

        百官再次哗然,陈昭也是面色一沉,这个王湛平时口口声声说自己不知兵事,现在却跳了出来,难道他是怀疑晱弟别有用心吗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