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宣抚陕西的人选

第(1/2)页

  这次议事,让赵桓充满了欣慰。

  朕即国家。在赵桓这个皇帝的影响下,大宋竟然从战略求和转变为了战略恫吓。

  新朝庭甚至有了那么一丝丝的凌厉气质。

  秦桧和李纲这两人一唱一和提出的恫吓方案,在赵桓看来颇具几分可行性。

  西夏可能难以相信大宋斩首两万余级的战果,但完颜银术可的人头可做不了假。

  况且金人的溃败实在太惨烈,影响这么大的事件,很难完全掩盖。

  消息只要传到西夏,  必然会引起西夏的举国恐慌。

  加上徽宗一朝,给西夏留下的恐怖印象和亡国灭种危机,他们很有可能会直接臣服。

  赵桓清楚神武右军的情况,西夏可不清楚。

  以他们视角来看这件事,其实是非常恐怖的。一支举世无双的强军随时可能开赴衡山战场,今年到达,还是明年到达,对西夏并无多少区别。

  因为只要双方没能谈和,  西夏就注定要面对这支强军,  甚至李乾顺可能像完颜银术可一样被砍下首级。多死扛一年,又有什么意义?

  对大宋而言,西夏是否臣服,只是面子问题,解决陕西也只是时间缓急而已。

  但对西夏,这却是事关生死的问题。

  赵桓觉得李乾顺极有可能再次改性司马,更名司马乾顺。

  不过作为朝政大事,不能寄希望于对手犯错,不论西夏还还是不还土地,大宋都要重整陕西局势。

  赵桓看向李纲,说道:“关于陕西宣抚使,朝廷可有人选推荐?”

  李纲对自己提议的人选信心十足,笑着说道:“臣推荐侍御史李光,李光有人望,才识高明,所至有声;出身事上,  以不欺尽节为忠。宣抚陕西足以以扫一时跋扈,  无不震声。”

  说到“出身事上”,李纲特意加重了语气。

  赵桓这才想起,这李光是何人。

  李光、李纲虽然名字很像,但两者没什么关系。唯一的关联就是二人都是南宋开国四名臣,其中李光是四名臣之首。

  不过说起来,李光这侍御史还是赵桓前身提拔的。当初金人入侵,作为右司谏的李光,力陈徽宗不能聚人心。今日之事,非皇太子则国家俱危。

  当时天下无人敢反对,于是徽宗便将皇位禅让给了赵桓。

  可以说赵桓登基,这李光是第一功臣。

  如今赵桓坐稳了皇位,的确应该投桃报李,给李光升官了。

  但赵桓还没开口,右相孙傅抢先说道:“臣反对!坚决反对!臣闻李光从学于元佑党人刘安世。元佑党人是何德行,朝野皆知。臣恐李光宣抚陕西,会大手一挥,再将这数千里山河赠给西夏。”

  这就纯属无理取闹了。如今朝廷权威如日中天,他一个小小的陕西宣抚使,还敢罔顾政令,  私下割地数千里?

  见没能说动官家,  孙傅继续说道:“官家三司啊。刘安世师从司马光,  李光可谓与司马光一脉相承。若由其宣抚陕西,恐寒陕西军民人心啊。”

  李光上任是否会寒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