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称呼一声相公

第(1/2)页

  将军队主力抽调往河北抗洪,朝廷中不是没有物议。
  这燕云前线正在血战呢,结果援军主力被调走,风险实在太大。
  好在枢密院如今人才济济,枢密使张叔夜才干斐然,枢密副使岳飞更是绝世名将。
  二人坐镇京师,很快便为赵桓分析清楚了形势。
  燕云一代的大雨,  使宋金两军的主力都无法展开大规模的行动。
  有吴玠守易州城,至少粮草耗尽之前,金军不可能攻陷易州,毕竟在易州城内,大宋朝廷真真切切的囤积了大量军事物资,设置了无数的砲座、床弩。
  太原城尚且能守两百多天,  易州城怎么也不会相差太大。
  可抗洪抢险却刻不容缓,  相较于征召民夫,  军队无疑是能最迅速抵达洪区的主力。
  最重要的是,如果无法解决河北的洪水泛滥,前线十几万大军就要孤绝于泽国之外,补给将格外艰难曲折。
  于是赵桓作下决断,归义城的大军主力南下,由易州城拖住金军。
  他选择相信吴玠,相信这位大宋名将能打出一场经典的守城之战,不弱于杨业。
  而吴玠也果然没有辜负赵桓的期望,以两万大军大破金军十余万,打得金军溃不成军,斩首、俘获数以万计。
  而燕云这十万主力,则汇同其他军队迅速开赴进河北,在枢密副使岳飞的亲自统帅下,不惜一切代价遏制洪水。
  梅执礼说道:“在岳使相的指挥下,  各路共计三十三万八千将士正在齐头并进,  迅速向河北、山东开拔。”
  “岳使相本人已率领神武右军四万余人抵达大名府,  只要沿永济渠向北就能直达馆陶。”
  “燕云十万主力大军则从洺州方向靠近馆陶。其不仅担负堵住决堤的重任,  还要负责梳理北流分支的重任,  在这一带泄洪,引洪水进入胡芦河。”
  “河东六万军队在韩使相统帅下已经深入冠氏,这里洪水最为汹涌,蔓延河北东西,如果能堵住这里,下游洪水泛滥的情况能极大减缓。”
  “山东的情况怎么样?”赵桓问道。
  “博州一带的抗洪主要由京东、淮南以及江南的军队负责。现在问题是黄河决堤缺口在黄河以北,军队在黄河以南,无法迅速抵达决堤处。十余万军队主力已抵达东流沿岸,正在等待水师战船抵达。”
  大宋是有水师的,而且极为强大。
  韩世忠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黄天荡之战,就是指挥着大量战舰差点将金兀术主力覆灭。
  与常人印象中的内河水师不同,大宋水师主要在东海、渤海的近海一带活动。
  毕竟大宋内部又没有什么战乱,不需要大量水师在长江布防。所以主力是近海海军,主要管海运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由近海进入山东十分方便。
  军队部署大概就是如此,梅执礼继续说道:“军队主力基本都已经抵达洪区泛滥之处,民夫也已经在征募之中。首当其冲的河北东西两路已征召民夫二十七万六千,随时可以协同军队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