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陈东你是真下死手啊!

第(1/2)页

  梅执礼虽然手段老练狠辣,直指要害。
  但他这套说辞有个极大的漏洞,那就是在这次汹涌的舆论之争中,参与程度最深,最活跃激进的其实并不是这十大书院,而是太学学生。
  可是太学生如今在大宋的风评极佳,太学生议论国事已经成为整个国家都认可的优良传承。
  东京甚至天下百姓,  都将太学生当作国家的希望,民族的脊梁。
  梅执礼也不敢直接得罪这一群体。
  今天梅执礼敢说太学生都是一群乳臭未干的孩子,懂什么政治。
  明日数万太学生就能伏阙而谏,大骂他是個奸臣,贼相,误国之臣。
  一旦闹到这种地步,太学生会面临什么结果不得而知,他梅执礼的名声就彻底臭了。十之八九要迫于压力,  辞相外放。
  可是谁舍得这右相的位置?
  这可是右相!大宋最高宰执。
  除了皇帝,  他就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整个天下,整个大宋,大部分时间都在按他的意志运转。
  权力的迷人之处,体验过的人,没有人甘心放手。
  梅执礼简直无法想象,自己罢相外放,该是怎样的惆怅。是跟苏轼他们一样壮志难酬,郁郁寡欢,寄情诗词?
  还是像折彦质一样,日夜北顾,期盼君恩重新照耀,写出:“去日惊涛远拍天,  飞廉几覆逐臣船。归舟陡顿能安稳,  便觉君恩更焕然。”这种肉麻无比的拍马屁诗词?
  因为有这一漏洞,  赵桓直接将球踢给了太学司业陈东,说道:“学生就应该学习,不应该参与国家事物,陈司业如何看待?”
  陈东立即起身,肃杀的说道:“如果右相能走到阵亡于保卫东京的太学生烈士陵园前,对着一万三千七百八十二座墓碑把这句话再说一遍,臣无话可说。”
  梅执礼顿时脸一黑,早听说这个陈东擅长鼓动人心,今日算是见识到了。
  这不去说,说明他梅执礼自己都没底气面对自己的言辞。
  真要去说了,那整个天下都能沸腾。彻底坐实了学生们对士大夫的谩骂,腐朽无耻,令人唾弃。
  “那陈司业以为此事当如何平息?任由学生们诋毁当朝官员,动摇国家统治?”梅执礼黑着脸问道:“还是陈司业打算尽罢朝廷官员,屠灭各地士绅望族?”
  这件事就是如此别扭,谁提出解决方案都会惹一身物议。
  士大夫们虽然腐朽,但权力斗争还是玩的十分明白。邸报上分析的就是事实,这场事情的本质就是权力的重新分配。
  陈东慎重的开口,说道:“这次学子、士大夫之争,究其根源在于我朝学校发达,  学子们人数不断增多,整个阶层壮大,  但却没有上升途径。”
  “所以矛头指向士大夫,在大宋青年报头版头条高论士大夫为大宋之弊端。”
  “士大夫内部情形如何,各位自有公论。我朝士大夫腐败,从仁宗朝就开始成功朝廷共识,君臣卿相协力整顿,一直到太上在位,整顿的结果是国家出现六贼。”
  这一点当着皇帝的面,所有高官卿相都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