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财政盈余

第(1/2)页

  听到赵桓的询问,侃侃而谈的张浚话语一滞。

  御帐内陷入了一阵短暂的沉默,最终张浚缓缓答道:“一亩收钱一钱”

  “多少?!!”赵桓震惊出声。

  一文钱!

  内地一亩的租赋可是四百钱。

  也就是在这里租一顷地,才是内地一亩地租赋的四分之一。

  “为什么会如此之低?”

  张浚说道:“最主要原因是租出去的都是荒地,可能一年也见不到一只兔子。所以猎场都是按顷计算,最低一百顷,收钱十贯。”

  赵桓迅速心算了一下,后世黑省的耕地面积是两亿五千七百万亩。耕地面积,不是土地面积。按这个数字算,大宋也能收田租两亿五千万钱。约合二十五万贯。

  当然大宋的黑水都护府面积非常广阔,一直抵到北海以及库页岛。

  所以只论土地的话,可能是黑省一个省耕地面积的十到二十倍左右。

  用十贯钱就能在黑水都护府包下良田万亩,这个数字对中原商人应该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如果有些人野心再大一点,拿出几千贯,甚至能直接在黑水都护府包下整个库页岛,实现拥有土地数十万亩的壮举。

  讲道理,这么广阔的土地上,商人只要认真开发开发,利润怎么也不止几千贯钱。

  赵桓都不禁设想,如果自己是一个商人,买下了整个库页岛该如何开发。

  这在上面建个府邸,随便养几百匹马也能赚的盆满钵满啊。

  偌大的库页岛,在上面随便跑马,一千匹,一万匹马也养下了。更别提上面还有大量金矿。

  雇佣着当地百姓随随便便生产点物资,就能成为富甲一方的大贵族。

  如果野心再大一点点,那就买几条船,从库页岛往南四十公里就是日本北海道。顺风用不上半个时辰就到了,能贸易到大量的财富。

  赵桓思虑期间,张浚说道:“这租税确实略低,但主要目的是为了吸引内地富商前往黑水都护府开发当地。其次则笼络当地酋长、豪杰。可以最快速度获得约三十万贯岁收,足以满足黑水都护府的财政、军事所需,稳固当地统治。经济繁华之后,可以根据需求重新厘定租金。”

  三十万贯钱,那的确是不少了。

  当初澶渊之盟,大宋给辽国岁币也就总共约计三十万两白银。

  如果不算军队的甲具、武备之类,这三十万贯钱至少能解决一万宋军的驻兵费用。甚至还能有不少富余,积攒下出兵作战的粮草。

  在这北海之地,能够驻扎中原精锐大军一万,这绝对算得上了不起的成就,是前后各代王朝都未曾达到的高度。

  张浚恭敬地向赵桓劝道:“官家,国家如今其实并不缺税赋。根据东京传来地文书,腊月的国家审计,今岁国家正税收入五亿七千万贯,铸币三亿八千万贯,财政支出八亿两千万贯,太仓还有一亿三千万贯的财政盈余。”

  “国家并不缺北疆这点赋税,巩固统治,才是重中之重。”

  赵桓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